对诸多人事,心生厌倦,以至于某人日日询问工作之余行踪,总是同样回答:宅家里。
宅家里的时光,是平稳时光:收拾房间,伺候花草,烹饪简单三餐,翻书如清风不识字,夜里,安然入睡。
心里各种欲望,因为无所表露,无所倾诉,日渐稀薄,也让自己疑心,是否不知不觉化成尘烟,再无痕迹?不然,为什么,在熙熙攘攘人群里,常常感觉孤独孤寂,而在家里,却有静好心情——家是什么?对于我,是舒缓、安宁、松弛所在,是能够明确看见自己内心光亮和深渊的所在。
一直以来,每次外出,第一夜必然辗转反复。满屋黑暗中,轻轻闭上眼,却不能缓慢停止脑中纷乱思绪。那刻,必然疑惑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居然如此不具备——陌生的雪白四壁,陌生的冰凉床铺,陌生的柔软被子,陌生的松软枕头,统统散发陌生的可疑气息,不能带来安宁,不能让我达到“心安处即家”之境界,自然,不能让好梦悄然降临。
第二日,双眼浮肿,满脸憔悴,奔波在所到之地,接纳他乡带来的种种新奇。马不停蹄里,一定不由自主开始怀念家里一杯一盏一桌一椅的熟悉,且怀念之情,一日一日深浓深厚。
然后,思家的情绪渐渐滋长,渐渐蚀骨,渐渐如春水蔓延。终于,归期到了,回家了。站在家门口,掏出锃亮钥匙,打开紧闭铁门,家的气息立马奔涌而出,如一个巨大怀抱,紧紧裹牢我——白日的家,明亮;夜晚的家,冷寂;整洁的家,舒服;杂乱的家,温馨。
家,是什么?是一个能放置我的身体和心灵的所在,是一个能让我在不发一言里,保持内心愉悦和坚定的所在,是一个能让我在流逝时光里,藏起内心虚弱和疼痛的所在。这个所在,森林一样,容纳我如一株小草,繁盛或荒芜,都是自己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