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水日子327:我是裘山山的铁杆粉丝

(2009-12-07 13:13:46)
标签:

流水日子

裘山山

国学思潮

美食

分类: 流水日子1(记事)

    (2009年12月7日星期一)

 

    文友电话:晚上6点某酒楼,见裘山山。可是,晚上7点,我主持“文学在线”之“国学思潮三人谈”沙龙活动。因此,精打细算时间,于晚上6点,出现在酒楼包厢。

    裘山山晚上6:15到来。我迎上去,第一句话对她说:叹气啊,只有15分钟时间与偶像面对面。

    我是裘山山的铁杆粉丝呢。多年前,未见她之前,就有福州朋友专程寄她的《到处都是寂寞的心》给我——彼时,我做《倾诉》初始,被迫天天沉浸在他人的爱恨情仇里,这本可读性、现实性极强的书,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然后,2004年她来厦门,见了她。见到她,就喜欢上她——不仅仅因为她的名气,她的文字,她的经历,还因为她美丽的容颜和极具亲和力的笑容,一束阳光一样。

    见面的匆匆时间里,我送给裘山山我的《新男女关系》,在书的扉页上我写道:我是你的铁杆粉丝呢。裘山山则签名送给了我《亲历五月》这本长篇纪实散文新书。这本书,是裘山山在汶川后地震,“手脚并用地进入汶川震区……一边采访,一边在余震的摇晃中写作,真实地记录下众多勇敢者的第一时间……”

    见面的匆匆时间里,裘山山说,从震区回来,最大后遗症是,如今见到废墟,哪怕是房子拆后的废墟,一颗心,就紧张起来;而居住高楼,常常觉得,楼层晃呀晃。

    日常里,偶尔想起裘山山的时候,我会想,在裘山山柔弱外形、恬静笑容、宁静之态里,包裹的是怎样一颗坚强的女性之心——仅仅凭10次深入西藏的壮举,多次穿越生死界限,这种勇敢,即使牛高马大男人,也望其项背。因而,在心里,我十分敬佩她。

 

    “国学思潮三人谈”很热闹。三位鼎鼎有名教授,先介绍各自的“国学研究成果”,然后回答大家的提问。

    “国学”概念是什么?范畴如何?是国故学还是国粹学?如今大热根源何在?三位教授观点有相同也有不同,有碰撞也有启发。

    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博导杨春时教授认为国学是国粹学,是一门伪学科,不是现代学科。厦门大学博导、厦门大学学报主编俞兆平教授认为国学应是“大国学”,其范畴,不应局限在“国粹学”。厦大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贺昌盛则认为,有人考证“国学”一词来自日本,他认为作为学科,从高等院校来说,有存在必要。

    然后,有人发言说,古代中国人只有“天下”观念,从来没有“国家”观念,哪来“国学”?国学是当初受西学冲击,匆忙弄出来的,儒家思想从来没有在民间落地生根过,只在知识分子中倒背如流。有人发言说,如今《百家讲坛》是以评书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形式上是草根传承,要慎提国学。

    我则说,我对国学没研究,如今国学大热,导致连小学都将《三字经》《弟子规》等等,强制进入课堂,让小学生背诵,是不是因为,目前,社会诚信体制没有建立,民众价值观产生混乱,人心浮躁,因而社会特别需要大谈特谈仁义、礼乐、忠孝呢?毕竟,所谓“人心不古”成为普遍现象,是社会的极度恐怖。所以,所谓“国学”是应时而热的。

    2个半小时活动,至最后,各种观点吵成好玩一锅粥,没有一一致结论——这是沙龙的交锋目的,这种活跃气氛,标志本次活动非常成功。呵呵。然后,我不得不打断各位激昂情绪,宣布:散会,各自回家,下次沙龙再见。

 

    朋友送的北京蜜麻花刚吃完,又将另一朋友送的2盒天津十八街麻花提回家。半夜,万籁俱静,在灯下,独自啃香酥麻花,以慰馋嘴,那份快乐,无法言说。

    送麻花的朋友说,麻花上火,有啥好吃?有人要快递送我,被拒绝,看你博文,发现你如此喜欢,赶快叫人快递来,转送你。

    有好吃,就好好。如今的我,对美食,兴趣盎然。

    而近段,饭局很多。

    先是几个女人在“湖北佬”,面对一盘盘美味和一条香辣烤鱼,吃性浓,谈兴厚,至夜深,才惊觉时光太快流逝。然后几个文人在“渔王川菜”,面对满桌辣味飘香,频频举箸之间,佐以江湖传闻,聊几本书,谈几篇文章,轻松自在。再然后,与女儿,在繁华街道,到处找吃饭地儿。她说:吃清淡一点,这两天长痘呢。于是,去一家小店,点了酱汁鱿鱼、糖醋里脊、一品豆腐、素炒地瓜叶。四个菜,吃得我俩,心满意足。

    口腹之欲,人之大欲。孟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将“食”摆第一位呀。

    现代人说:一个萝卜,饿了吃,谓生存;用不同颜色萝卜雕刻出造型各异花,好看又好吃,谓饮食艺术;好看好吃赏心悦目食物,用漂亮盘子端上桌,在幽幽环境下慢慢品尝,谓文化。

    向来,我不具有这样文化矫情。只是,吃带给我的快乐,如此简单,而得到这样的简单快乐,只需花费微小力气。那么,如此轻松就能获得的快乐,如果谢绝,就是刻意与自己对抗,与自己过不去。这样傻事,我不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