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时间:厦门作家三书(夏炜)

(2009-02-16 10:42:39)
标签:

广告时间

《猎色》

《花姑娘》

《新男女关系》

书评

分类: 情感实录(采访)

厦门作家三书
夏炜

 

    牛年一到,厦门作家的笔就似雨后春笋,刷刷刷地涌动出五六本书来牛他一把。
    元旦后几天,粗心的高和就给我的邮箱发来一篇对萧春雷《猎色》的评论。晚上,又收到高和的新作《花姑娘》,拿回家和《猎色》及黄静芬女士的《新男女关系》三本书并排一摆,不禁莞尔:粉红,大红大绿,花花绿绿!清一色的花哨加上暧昧的书名:花姑娘猎色新男女关系,分明是一套“不色戒”!
    但结论不能轻下,还是品味完作品再作结论!
    图像取代文本,当然先睹《猎色》。
    《猎色》的文字确实如高和所说:没有色情的故事,文笔是春雷兄一贯优美儒雅的文笔。图片,有一些还是很刺激人的视觉神经的:比如汉娜·威尔克充分了解男性的双眼对于情色的敏感与饥渴,还有最刺激我们眼球的彼得·威金。看《猎色》的感觉是,摄影家也似乎是思想家、心理学家以及其他什么家,而且后者的比重似乎更大。书的封底,作者吐露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从事摄影的艺术家到底需要什么?什么东西使一张平凡的照片成为珍贵的艺术作品?回答是:一个新鲜有力充满灵感的想法。
    由于此书并非是一本单纯的摄影集,书的缺点也因急于让我们的双眼《猎色》而显现:其一,在两百多页里,一口气介绍30位大师级摄影家,太多,又都大有来头,就有些杂乱;其二,用作者多年前自己的话说,就是“尺寸不够大,震撼力就弱了”。
    同样,向读者介绍《新男女关系》的黄静芬女士,也把27位男女的情感万花筒展示给我们。《新男女关系》以系列形式来叙述现代男女关系,不似《猎色》的杂乱,反而丰富多彩。实话说,这本《新男女关系》比前两年风靡一时的《中国式离婚》更令人信服地展示出当代男女的复杂情感世界。
    人类的社会性越高,添加或动摇婚姻基础的动因也就越多,“没有房嫁不嫁”的讨论都上了电视,爱也就越复杂多变——假如爱情是这样考虑,《猎色》中巴巴拉·克鲁格那幅口号式的摄影《金钱可以买来爱》就成了佐证。于是,以单一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出现问题,是必然;纯粹爱情的死亡,也是必然;就是存在,按照我的朋友讲,不过90天;古人所说的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的爱,就是神话。当婚姻不再是新男女欢爱的终极目标,轻率而轻易的爱,呼叫转移就像快餐一样出现。这是《新男女关系》所真实记录的一个方面。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静芬在本书中,也给读者展示了爱情最美的一面。当然,这美的沉重,不知当代男女中有多少人可以承受?
    《花姑娘》的一个主要命题是:我们都说,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却从不敢反过来说:人是狗类的忠实朋友。这样一看,就明白“花姑娘”同卡拉一样是条狗。
    高和丝毫不掩盖他在故事里对一只其貌不扬的土狗的喜爱之情。这是否说明:狗对人的情谊许多人根本就不会理解,而高和有幸不在此列?
    由于“花姑娘”是狗,狗的故事必然要人来演绎,无论在村里,还是森林窑头草原,狗如红线般把一个个在特殊年代看起来行为特殊的人物串连起来,汇成一锅高和式的高汤端给大家。
    古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东西。高和用他一贯的幽默安排了“我”抱来“花姑娘”到“花姑娘”伴我的逃亡旅程。在逃亡路上,面对不离不弃的土狗,我们确实有理由在很轻松的阅读中审视一下人类。丑陋,自私,狠毒,算计……全体现在我们人类身上。
    高和用书中李老汉的一句话:“你养花姑娘比我养那两个儿子都顶用啊。”一语道出:人不如狗。很显然,高和对花姑娘的喜爱,远远超过了“接待处长”,超过了“局长”,也超过了“后院里的女人”。这使得高和在叙述花姑娘的时候,下笔如春笋勃发,高昂而热烈,热烈而绵长——35万字,不似《接待处处长》、《局长》来的简洁。当然,尽管人不如狗,高和在叙述中还是提出人这东西,是自然界创造出来的最善良,最美好的动物。矛盾在于:这么好的动物,把地球搞个一塌糊涂。
    三本书名,从人类的心理上找到一点共同:人都爱窥看别人,怕被窥看。所以谁还再给一本书起名《平凡的世界》就老土。
    说到底,《猎色》和《花姑娘》,书名多该是出版社玩的噱头,倒是以诗人闻名的静芬女士,把书名取得实实在在。

 

    (发表于《厦门晚报·阅读》2009年2月15日13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