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的作文:回老家过年

(2008-02-16 20:03:59)
标签:

女儿的作文

杂谈

分类: 流水日子1(记事)
    每逢过年,我都会回去老家。
    今年的冬天意外的冷,即使出了太阳也是冻得骨头直打哆嗦。

    颠在路上,车程四五个小时后,终于遥见那城的小小边脚。

 

    老家是一座小小的县城。
    过年的时候,满地积着一层鞭炮碎屑,踏上去,软软的,仿佛那股红色就化在脚下。

    我压低毛线帽子,指尖冻得有些发白,心里有一种大概可以称为雀跃的心情,竟也不感到冷。我大大咧咧地笑着,朝前方做了一个手势:“向小吃出发!”

    每次回来一定都是海吃海喝,仿佛要一次性偿还清楚离开老家一年里漏掉的东西。

    其实,老家的小吃不能说得上什么只应天上有的绝佳,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比如,住在当地的小姨每回看见我和母亲吃得不亦乐乎都是十足的不可理解,她总是问:“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好吃的?”
    是啊,究竟有什么好吃的,我也不明白。
    只是觉得一碗碗的东西下肚,自己便安了心。就好像,那些吃惯大鱼大肉的人,最后会为一碗最最简单的白粥感动一样。

 

    我和母亲住在外婆家。
    头几天,老有人来拜年,分外热闹。一群亲戚围着泡茶嗑瓜子,末了再一起准备晚餐。若放在平时,我一定会说这是非常没有效率和建设性的事。但,撞上春节,什么似乎都能被理解了。人的性子也变得温吞圆滑起来,不再雷厉风行或者长着刺到处扎人。

 

    初四,和母亲去看了一家清朝书院的旧址。

    兴许是地理偏僻,人迹罕至,连我们都是头一回听说的。

    路上,母亲拉起我的手朝着前方指:“这是牛,见过没?”
    我有些不高兴,牛我自然是见过的,只是……只是没有这么接近过。身边三头水牛缓缓地步过,身上的毛在风里微微张着,它们的眼睛很大,向外突出来,我在那里面看见自己那张猎奇的脸。母亲笑了,她用手抚了抚我的脑袋,很温暖。
    书院前有一段小小的篱笆,我们从偏门入院。青石铺地,边边角角里漫着青苔。它们早没有了坚硬咯人的棱角,岁月把它们磨得光滑,隐隐几块甚至泛出了长长的裂纹。
    门楣上画的是孔雀蓝颜料的画。上面有花,有草,有鸟。至于是什么花,什么草,什么鸟,已无法看得清楚。只有那孔雀蓝依旧,透出一种鲜艳的沧桑。
    正中央是一池荷。但逢冬,荷枝静静地败在水面上。我看了一会,发现其中还有几支莲蓬立着,心里又惊又喜。我不由得想起那么那么久之前,一到夏季,荷味书香,幽雅的劲都会让人醉死在里面。
    参观了一周,最后又回到那段短小的篱笆前。
    我回头望去,后面群山碧青,一棵巨大的枇杷树无言站立。
    此时母亲站在我的旁边,说:“如果能消失上三四个月,带了电脑来,在这里居住写作,什么样的小说都写出了。”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
    来的路上有几朵红梅开了,开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和这书院的精神不免有几分相似。想到这里,我对书院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呆了几天,又要走了。
    临行前,毛衣,棉裤,围巾,一件一件被亲人们逼着穿上去,他们说别乱脱会冷着的,语气里是缠绵悱恻的韵调。

    母亲的行李里被塞了很多东西,当地的土鸡土鸭红菇香菇,连零嘴都要捎上好几份。

    我包得和粽子一样被母亲艰难地拉上车。隔着玻璃窗,我忽然觉得这几日过得飞快。没有什么勾天雷动地火的事,只一味温水般地泡着,可这样的发酵,竟让我感觉非常舒畅,心头暖意横扬。

    也许,老家就是这么一个存在,它既不先进又不发达,你说不出它到底是哪一点的好。但,每每回来的时候,总是对它热流涌动。在这里,可以舒服地晒太阳,可以肆无忌惮地打打哈欠伸伸懒腰。

    车上,我努力地和亲人们挥手,而他们的脸却是越来越小,拐了个弯,终于不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