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心深处(随笔) |
一位相识不久的朋友瞧我急匆匆步行如风,遂喝一声:干什么去?答曰:签名售书。什么书?一本诗集。朋友立刻啪地立正,双眼浑圆,将我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一番,仿佛盯一只大熊猫似,啧啧连声:不简单,不简单,这浮躁年头,还有人静心写诗卖诗。紧问:你的诗意何在?你的诗意会有人购买吗?
不禁一脸茫然张口结舌。
回想十六七年前,正青春年少,年华诗意盎然。那时,大学不太繁重的功课之余,最爱做的事情是,草草午饭后提溜书包一路小跑到图书馆抢占座位。座位在诺大阅览室安静一隅,靠窗,阳光温暖,斜斜从窗棂间投照进来,透亮光线里细小灰尘飘着浮着,四围寂寂,满室书页翻动沙沙如春蚕嚼食。目不斜视捧一本书,聚精会神读一本诗集,一字一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绪在正午时起时伏。四年时光如草木一样恣意青葱,读诗每日不亦乐乎,读了图书馆里所能借到的唐诗宋词,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新月诗人的诗,外国一些诗人的作品,然后,开始抄书,一本一本。
上世纪80年代初,图书市场不像今日异彩纷呈。穷学生囊中羞耻,即使有几毫银子,喜爱的书籍也不一定购买得到。抄完《唐诗300首》,抄完种种格律诗、词牌的平平仄仄规矩,再环顾左右,著名诗人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们如浪潮出现,作品最早在油印“地下”刊物《今天》上。辗转借来,同学说24小时后得归还。埋头抄吧,腰酸,手酸,背酸,脖子酸,脑袋发酸。
多年以后,与舒婷成为朋友,谈笑间说,她的《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中的作品我几乎都抄过,厚厚一本。舒婷故作怀疑:你哄我高兴吧?其实,睿智的舒婷应该明白,那时候我们,哪个不是她忠实的崇拜者?她美丽的诗歌——那《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会唱歌的鸢尾花》;那“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我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篇寓言/那个理想”的爱国情操;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爱情;那“风扬起纷飞的长发/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理想使痛苦光辉”的坚贞;那“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走向遗忘”、“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想/又何必苦苦寻觅”的沉重……曾激动、启迪过许多或老或少或青春的心灵!
现在,每每整理书橱,几本由我斜斜字迹抄成的“书”躺在一角,纸页些微黄脆。这些排列成行的文字,总能温柔唤起我对诗情诗意这种精神的美好感觉。有时细细去想,诗歌这个东西,纯粹精神食粮,或许可以慰籍心灵,直嚷“写进我心里去了”,却当不得半餐饭吃。自古以来,吟风诵月都是雅人一桩雅致之事,得有一颗雅致之心。所谓雅人,或长衫款款蒲扇轻摇,或失意落魄疾俗愤世,或采菊东篱超凡出尘,但都诗书饱读经纶满腹,都有遇喜则狂、遇悲则泣、睹物思人、见花伤情的万分敏感。可如今,遍街都是埋首急急赶路的男人女人,他们目标明确在前方从不肯停步左顾右盼,他们有握一盏淡茶,细细品味“心灵之音”的静谧时间吗?
诗意在周遭环境中、在一个人身上高扬或褪弃,与时代有关,更与我们生活是否精致、心灵是否浮躁、欲望是否太多、感觉是否迟钝有关。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进入舒婷所说这样境界,感觉真的很美很好。(2000年4月26日)
不禁一脸茫然张口结舌。
回想十六七年前,正青春年少,年华诗意盎然。那时,大学不太繁重的功课之余,最爱做的事情是,草草午饭后提溜书包一路小跑到图书馆抢占座位。座位在诺大阅览室安静一隅,靠窗,阳光温暖,斜斜从窗棂间投照进来,透亮光线里细小灰尘飘着浮着,四围寂寂,满室书页翻动沙沙如春蚕嚼食。目不斜视捧一本书,聚精会神读一本诗集,一字一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情绪在正午时起时伏。四年时光如草木一样恣意青葱,读诗每日不亦乐乎,读了图书馆里所能借到的唐诗宋词,徐志摩、戴望舒、卞之琳等新月诗人的诗,外国一些诗人的作品,然后,开始抄书,一本一本。
上世纪80年代初,图书市场不像今日异彩纷呈。穷学生囊中羞耻,即使有几毫银子,喜爱的书籍也不一定购买得到。抄完《唐诗300首》,抄完种种格律诗、词牌的平平仄仄规矩,再环顾左右,著名诗人舒婷、北岛、顾城、杨炼们如浪潮出现,作品最早在油印“地下”刊物《今天》上。辗转借来,同学说24小时后得归还。埋头抄吧,腰酸,手酸,背酸,脖子酸,脑袋发酸。
多年以后,与舒婷成为朋友,谈笑间说,她的《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中的作品我几乎都抄过,厚厚一本。舒婷故作怀疑:你哄我高兴吧?其实,睿智的舒婷应该明白,那时候我们,哪个不是她忠实的崇拜者?她美丽的诗歌——那《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会唱歌的鸢尾花》;那“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我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那篇寓言/那个理想”的爱国情操;那“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爱情;那“风扬起纷飞的长发/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理想使痛苦光辉”的坚贞;那“青春的背影正穿过呼唤的密林/走向遗忘”、“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想/又何必苦苦寻觅”的沉重……曾激动、启迪过许多或老或少或青春的心灵!
现在,每每整理书橱,几本由我斜斜字迹抄成的“书”躺在一角,纸页些微黄脆。这些排列成行的文字,总能温柔唤起我对诗情诗意这种精神的美好感觉。有时细细去想,诗歌这个东西,纯粹精神食粮,或许可以慰籍心灵,直嚷“写进我心里去了”,却当不得半餐饭吃。自古以来,吟风诵月都是雅人一桩雅致之事,得有一颗雅致之心。所谓雅人,或长衫款款蒲扇轻摇,或失意落魄疾俗愤世,或采菊东篱超凡出尘,但都诗书饱读经纶满腹,都有遇喜则狂、遇悲则泣、睹物思人、见花伤情的万分敏感。可如今,遍街都是埋首急急赶路的男人女人,他们目标明确在前方从不肯停步左顾右盼,他们有握一盏淡茶,细细品味“心灵之音”的静谧时间吗?
诗意在周遭环境中、在一个人身上高扬或褪弃,与时代有关,更与我们生活是否精致、心灵是否浮躁、欲望是否太多、感觉是否迟钝有关。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进入舒婷所说这样境界,感觉真的很美很好。(2000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