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旺曲珍
黄静芬
14岁的才旺曲珍就读于普兰完小五年级,她皮肤黝黑,眉目清朗,白色鸭舌帽扣在黑色长发上,蔚蓝薄绒衫的胸前绣一只白色小兔,银耳环缀在耳际,右手套一串红色手链,左手套一串白色手链,一副都市汉族时髦少女的打扮。可她的笑容是典型的藏人的:明丽,纯净,像一大片盛开的黄艳艳的油菜花。
因为放暑假,才旺曲珍到老家住着。她74岁的奶奶和42岁仍未出嫁的姑姑两人生活在距普兰18公里的小村里,守着祖屋,守着一大群牛羊和种着青稞的土地。在这栋藏族农家屋里,我坐在长沙发上,才旺曲珍坐在我边上,低头微笑,绞着十指。
老奶奶一遍遍倒着酥油茶,一大碗青稞酒端上来。按照临时学会的礼仪,我双手接过酒碗,随即用左手端碗,右手大拇指和无名指在酒中一沾,将酒弹向上方、下方与前方,名曰敬天、敬地、敬人,然后,轻轻饮一口。老奶奶立刻加满,再饮一口,再加满,再饮,再加满。这下,可得一口全喝光了。向来滴酒不沾的我立刻被这三口青稞酒“整”成满脸通红,如此海饮,岂不是要醉在藏家了?慈祥的老奶奶说着藏语打着手势,我拚命摆手,无奈,求助才旺曲珍:帮帮忙,当我的翻译好吗?
才旺曲珍牵着我的手,带我参观她奶奶的家。这幢三层楼的房子,一层当牛舍,养了15只大牛小牛,二层是粮仓和卧室,还有一间专门用来供着佛,三层是客厅、厨房。这是一幢很典型的藏人住家。在院子里,一只黑色小牛犊拴着,我大囔“好可爱的羊”,才旺曲珍立刻笑倒。
普兰县城,位于纳木那尼雪峰和阿碧峰之间的孔雀河谷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气候宜人。才旺曲珍奶奶家所在的村子,属于半农半牧地区。漫步在村里,远处雪山晶莹,黄土漫漫,身边青稞正成熟,黄灿灿一大片绵延而去,小溪流淌着雪山消溶后的纯净水,一大群羊在前方,咩声起伏。
我为才旺曲珍拍照,她摆出一个个姿势,美极。在屋前、青稞地、溪边、东方红拖拉机上,才旺曲珍笑脸如花。
临别,我将一张名片留给才旺曲珍,再塞给她50元钱,嘱她好好读书,嘱她将来读了大学,来厦门时一定找我。她也不推却,接过,转身就不见。一会儿,她提一个黑色小塑料袋来,放在我手上,一声不吭。我问;这是什么?她腼腆小声说:送给你。我打开一看,一包尼泊尔糖果,三个拳头大深咖啡色的石子模样的东西上面有美丽浅纹。“这是尼泊尔椰子。”我只见过敲个口,就有椰汁可润喉的南方椰子,哪见过坚硬、干啃果肉如石子一样的椰子?
这三个椰子装进了我的双肩背包底部,伴我度过了在西藏旅游的日子。10天后,我回到厦门。我的女儿看着这三个尼泊尔椰子,我对她讲起了才旺曲珍。
(2004年9月21日星期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