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笛之爱》:笛里谁知少年心

(2014-05-31 19:03:24)
标签:

刘继兴

文化

分类: 影评

时下,很多影视作品都走商业路线,媚俗之作多如过江之鲫。这一现象,令人们不无担忧,因为影视作品的感化功能缺失了,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下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庆幸的是,在如此的大潮流下,依然有一些电影人能坚守艺术工作者的良心,创作一些直面社会现实且颇具人文关怀的电影,即将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公映的电影《情笛之爱》就是这样的好作品。

 

该片讲述了一个身患艾滋病的农村少年天乐,追逐艺术梦想的励志故事。该片通过音乐、舞蹈的方式展现了关注弱势群体,传播正能量的人间大爱,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细微之处感人至深。

 

《情笛之爱》是中国首部3D儿童音乐舞蹈故事片,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了首映礼,在观影过程中,她多次被剧情感动落泪。观影后,顾秀莲握着编剧兼出品人姜萍的手,对影片作出了很具有艺术性、教育性、观赏性的高度评价。

 

好的影视作品,须有好的表现手法。这部电影渲染与突出了笛子这种最为传统的中国民间乐器的作用,不但为之编配了几首旋律优美的笛子独奏和合奏,而且在制笛老匠人爷爷这条线上,认真地向电影外的儿童观众们表现了这种中国传统乐器的制作和原理,这样的知识点,对少年儿童的志趣的形成及全面成长十分重要。

 

笔者对笛子就情有独钟,它陪伴我走过了儿时的苦乐年华。初识竹笛的时候,我还是个耽于幻想的孩子。整天若有所思,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屋外云卷云舒,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牧童归来骑牛背,唇边横笛尽情吹。这是故乡夏日的田园剪影。那时,村里喜欢吹笛子的人真不少,在这种小气候下,我也迷上笛子。于是,芳草萋萋的山坡上,绿村成荫的枣林中,都留下了我与小伙伴们吹笛子的身影。竹笛成为我那时候最亲密的伴侣,它使我重新萌发了少年人的朝气,为我的少年时代增添了些许亮色。世人说不清的许多复杂的感情,悠扬的笛声往往能说清,而且形象深刻,胜于一切语言。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很少有笛子出现,对于我这样喜欢吹笛子的人来说,一直引以为憾。电影《情笛之爱》中笛子的多次出现,使我倍感亲切,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慨。苦孩子天乐在农村河边横笛纵情演奏出来的悠扬笛声,有如天籁之音,使人能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他在广场校园大桥上吹奏出来的激越笛声,更是引得万千路人情不自禁热舞起来,为古语“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做了最好的注脚。这些美妙笛曲,不只是为了烘托气氛,更体现出了天乐善良、淳朴、乐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不懈的追其,使其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影片所展现的人间大爱,也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随着动人悦耳的笛声飞抵人心。让我们真心感到,这个世界虽然不尽如人意之处甚多,但依然美好。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影片中天乐勇敢乐观的和命运抗争的精神,让我深为感动。我们都不要忘记,在祖国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很多小天乐们在逆境中前行,贫穷、疾病、无奈都如影随形般纠缠着他们。他们与我们血肉相连,我们没理由不与他们休戚与共!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苦难丧失勇气。心若在,梦就在。天乐的笛声中,我听到了一颗坚强的少年心,听到了一个少年不屈不挠的中国梦。全社会对天乐这样的艾滋病病人等弱势群体倾情关爱,则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刘继兴)

 

《情笛之爱》:笛里谁知少年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