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全国各地报刊结缘已久矣。
记得大学毕业的第一年,那是1992年。当时工资极低,我是本科毕业,月工资才172元。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由于没有任何资金积累,为了能过上好生活,就拼命写稿投稿。记得那一年,除了在自己工作的报社发了大量的稿件外,投往全国各地报刊的稿子也屡屡见报,当时稿费最多的一个月接近2000元,是自己工资的10倍还多。看到这个营生能干,于是我便快马加鞭,越写越起劲。
其时根本没什么电子邮箱,投稿以及与各地报刊编辑的沟通,主要靠邮政的鸿雁传书,那叫一个慢啊。好在各位编辑看到我也是同行,看到稿子也过得去,就不断给我发稿,而且经常写来约稿函,至今想来,仍感暖意在胸。
后来在我29岁时,就干到省城一家报社的高层,从此转战了好几个报社,在常务副总编和总编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年至今。由于我一直是主抓采编和经营,两个轮子的运转都管,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也曾一度忙得顾不上写东西,净为他人做嫁衣了。
博客时代的来临,重新点燃了我的写作梦,我在新浪开博客后,点击一路飙升,现在点击1994多万了。我的博客非日志型,是自媒体,主攻文史,兼顾情感。博文都是适合报刊刊发的稿子,很少去写自己生活的流水账。
写博后,我几乎没有再去投稿,但我的稿子被报刊采用率极高。开博以来,有500多家报刊先后发过我的稿子了。全国报刊共有一万多家,有20分之一的报刊和我结缘。
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样报样刊和稿酬。仅去年冬天以来,我就在《读者》杂志上发稿3篇、《意林》上发稿2篇、《青年文摘》上发稿3篇、《格言》上发稿4篇。这些都是发行量几百万的大刊啊。报纸上发的更多,羊城晚报、辽沈晚报、华商报、华商晨报、重庆晚报、武汉晚报、新快报、生活报、钱江晚报、黑龙江晨报、半岛晨报、三晋都市报、山东商报、山西日报、西安日报、济南日报、南宁日报、大连日报、桂林日报、南国早报、珠海特区报、银川晚报、城市信报等都多次发过我的稿子。
令我纳闷的是,许多发在杂志上的我的稿子,下面大都署名某某摘自刘继兴的博客。这是荐稿后被采用的,这个形式我也不陌生,以前的媒体也有不少是发荐稿的,那个时代的荐稿,都是剪刀加浆糊式的,现在应该也电子化了吧。
果然,有一天,我在QQ上认识了收获网的负责人晓晓竹,他给我介绍了他的网站,我进去一看,哦,很不错,已经将荐稿产业化了,建起了一个由报刊编辑、荐稿者、作者互动的平台。并以“播种文字,收获人生”为宗旨,开展荐稿的培训,做得很不错。我的不少稿子,都是由这里的会员推荐到各报刊的。报刊除给作者稿酬外,也给荐稿者一定的荐稿费。
这无疑是个好事情。文友们,擅长写作的,可在这里获得推荐。不擅长写作的,可在这里去推荐别人的作品而赚取一定的收入。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对于那些工作有余暇的人,对于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的人来说,这是个很好的选择。
收获网不简单,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也繁荣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可谓劳苦功高,历史将会记住这一切的。(刘继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