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步步莲花 |
理解是最好的劝慰
地震也考验着媒体,这几天,最喜欢的频道还是cctv—10,不知道有多少一直偏爱的因素在起作用。当遥控器转到这个频道时,我看到张震岳在和医护人员、心理专家谈话,看到科教片《地裂与震级》(包括其它国家地震的情形),看到纪录片《中华文明》、《自然之歌》-------
只是我随意撞倒的这几个节目,就让我体会到他们编排的用心。和其它频道“和而不同”又凸显频道本质特色的节目对观众有着理智而清醒的作用。
前两天转心理救援帖子的时候,我这个半瓶子醋的心理咨询师(惭愧啊!)心里也打鼓,“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我了解。
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
为什么?
张震岳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有一个专家举了北京作家史铁生的例子,让人豁然开朗。他说,史铁生双腿瘫痪时,一听到别人劝他“坚强”,就很愤怒,他有他的理由,“残疾、瘫痪又不在你们身上,你们凭什么要求我坚强?!”他一度想自杀,是卓别林救了他。他看到这位幽默大师对一位企图自杀的女孩说,“亲爱的,别着急,你总有一天会死的。”就是这句话救了史铁生,他不再寻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心理学家说,对那些话有些人可能不会反感,但大多数人都会不以为然,甚至愤怒,“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这次的应激性创伤来得实在太过惨烈和震撼。
我突然懂了。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最好的劝慰是“不劝而劝”,就是你只当做一个传声筒把他的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给他听,简单的说,就是鹦鹉学舌。许多人误以为我们要开导别人,要帮别人出主意想办法,真是这样吗?错!一个情绪激动、心绪迷茫的人能听得进别人富有逻辑的演讲和貌似同情的安慰吗?就像要自杀的女孩你对她说一千个不该自杀的理由,她如果情绪恶劣,还是要走绝路。卓别林的冷幽默让她的情绪平静下来,她不再自杀,这句话也平静了隔纸观望、陷入痛苦和低迷情绪的史铁生。
感情上的起伏,劝慰很难奏效,只有自己的心才能解开自己的结。我们重复表达他的话,和他共同体会他的情绪情感,让他会有一种被理解和接受的感觉,会慢慢平静下来,才会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和解决的办法。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有些时候抚摸、拥抱甚至仅仅是安安静静握着那双手,都会胜过不当而无用的语言。曾经看有人作过比较,说假如在旅游车上有人呕吐,中国好心人会拥上去,嘘寒问暖,热情环绕,不给他片刻安静;英国人一般会过去轻拍他的肩膀,只问一句,需要我做什么?如果呕吐的人摇手,那就会回到自己的座位,让他自己独处和恢复。有些问题是希望也需要一个人独自面对和消化的,过多的关爱反而成了负累和烦扰。过度的关心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心安,适度的关注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
所以,心理学家朱建军说,“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他还是一种能力,一种艺术。”
理解是最好的劝慰。一模一样的一哄而上不见得是理解和帮助,当所有频道都是一种声音和图像的时候,我们需要cctv_10这样的冷静和清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