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国美女往事文化 |
分类: 民国美女 |
(前排依次充和、允和、元和、兆和后排为六兄弟)
除了父母、弟妹,元和生命里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人,一个是她的老师凌海霞,一个是她的丈夫顾传玠。
张家在苏州办有一所乐益女校,元和读书时,凌海霞是这里的老师。这是一个特别的、有传奇色彩的人,九岁才会说话,十六岁上一年级,两年就小学毕业。在婚姻观念上也特立独行,她从不打算结婚,而是“想用自己的余生去照顾一个女儿或妹妹”。她特别喜欢元和,对她照顾有加,而当时的元和与只大她七岁的继母韦均一失和,能得到这样一种类似母亲和姐姐的关爱,也许正是一种妥帖的慰籍。因为两个人过从甚密,还引起校内老师的非议,以至于时任校长的韦均一在新学年没有继续聘任凌海霞。
凌海霞离开乐益中学,回到家乡海门,在父亲帮助下,创办了海霞中学。她依然没有忘记关心元和,等元和大学一毕业,就邀请她来校担任教导主任。1931年到1935年,也是元和从24岁到27岁的四年大好时光,她们都呆在一起。不过,事后元和却认为那“是一片空白”,“因为她对这份工作并无兴趣”。她终于籍要照顾突然患病的小妹充和为由,离开了凌海霞,离开了凌海霞的学校。
在这之后,凌海霞曾经又带了一个女孩一起生活,直到女孩十三岁被接回家,凌海霞十分伤心。来元和与顾传玠的女儿小珏,在18个月大的时候,也被她带走抚养,不肯归还,甚至改名更姓叫“凌宏”,元和一家去台湾都没能带走这个女儿,后来多次写信催她送还小珏,凌海霞也一直拖延着,直到1980年,元和才见到自己的女儿,中间隔着31年的光阴,而那时两个与元和关系最密切的人——顾传玠和凌海霞都已经去世。
凌海霞是一个女强人,致力于教育事业,可惜战争粉碎了她的雄心,她在回顾自己一生时,不无痛惜的写道,“永别了父母,尚有梦寐相见;永别了千辛万苦成长出来的教育事业,只有抱着无限的隐痛与仇恨。”这位富家小姐在去世前的十二年靠着饲养供人试验的几百只白鼠维持生活。
凌海霞的强势还表现在对元和极强的控制欲上。她不征求元和意见,就宣布自己是元和的干姊,自己的哥哥是元和的干哥。才貌双全、雍容大方的元和自然不乏追求者,但是这些男士如果没通过凌海霞的审视,就休想跨进大门一步。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强势终于招惹了元和的反感,小妹充和病愈之后,元和本可以返校工作,但她选择留在苏州,并且拜周传瑛为师,正式学习昆曲。她进步很快,可以自如地饰演男女角色,她自己说,“女演男角、女演女角都不是问题,因为艺术无关乎你本人是谁。其实你本来就不该把自己的本色——自己的情感——带上舞台。”当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