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静阅读黄昱宁

(2006-04-28 19:57:13)
分类: 声色笔记

宁静阅读黄昱宁

 

我喜欢她封二的那张照片,双手相叠放在一本书上,头微微侧扬,发丝轻含妩媚,眼神慵懒、迷朦,轻抿的嘴角显得宁静、满足,有点象一个喜欢做梦的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温婉女子;可是跋里附的那张太真切了,穿着标明主妇身份的家常衣服,依然是短发,少了一点若有若无俏皮的卷,就好象沾了上海里弄里的尘烟,依然是侧面,双眼盯着斜上方,那是摄影师指点的一个POSE,而且等待按快门的时间有点长,眼神已经空了,散了,面上的表情微微有点僵-----这样的感觉是主观的,合拢黄昱宁的《女人一思考,上帝也疯狂》,很遗憾她收进书里的最后两篇《欢迎发呆》和《孕事琐记》。这样的东西,别人可以写,黄昱宁忍不住了也可以写,但是最好别收在文集里,保留一点神秘,就会比较模糊,让我对她的印象停留在有点贵气的不落俗上。所以才女陈绮真的宣传图片永远是模糊的,有空间容纳别人的想象。当然黄昱宁不是艺人,就象她笔下的《当作家遇上作家》,她喜欢还原作家最寻常、如同你我一样的寻常面,甚至孔雀开屏的丑陋的后面。

 

想想我有点无聊,看书归看书,却饶有趣味琢磨人家照片,所以现在的书插图越来越多,不少人如我这般“低级趣味”吧?哈哈!

 

以前散落看过她的东西,看得出她有大量阅读(读书、读电影)体验,不知道她怎么从陈年的犄角旮旯里搜罗出那么多秘密的东西,兴致勃勃、如数家珍地铺陈给你看。黄和现在很多女作家一样,主要靠读碟读书再用自己的视角、感受二度创作,也和恺蒂、娜斯一样可以直接出入英语文字世界,她已经发表译著差不多一百万字,象《庭院中的女人》、《撞上门的女人》、《狂恋大提琴》等等,所以潘向黎说她功力不能小看,别的小女人的书看了也就看了,不看也没什么损失,而“在黄昱宁笔下,西方的前卫妖冶和东方的古典中庸亲密无间地熔为一炉。其实这两者之间本来是有一堵墙的,她虽然不能说推倒了墙,但是穿越自如,好象没有墙”,所以看她的书,自然会微笑着有所收获,就象她第一张照片散发出的气息,是一种心平气和,淡定从容的阅读,多少有些能量从翻阅书页的指间传递到你的心灵。

 你看她写梦露,写杜朴雷,写伍尔夫,写爱弗朗,写哈米特------就象在午后的树阴底下,她细细碎碎地向一个朋友介绍另一个朋友,讲讲停停,偶尔会露出密而紧的牙齿淡淡地笑起来。她的叙述是柔和的、宁静的、云淡风轻的。最喜欢那篇曾经在《万象》发表过的那篇《那些被米莱濡湿的记忆》,想象一个个曾经在米莱身边的人,假借他们之口复活那个貌美、性诡、放浪不羁被称作“女拜伦”的美国女诗人。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忍不住轻抒一口气,幸亏还有这样的女人!

 

他说作家卡弗在可以叙述也可以沉默的时候,往往选择的是后者。他不作心理分析,他的人物也吝惜辞藻,可是他会巨细靡遗地陈列那些本该藏在卧室里的家具。是不是受了影响呢?黄昱宁在答谢词里,也感谢了一大堆东西,父母的书橱、大学里的蚊帐、译文社的旧洋楼、女儿咪咪的摇篮------你别说,挺好的,下次如果章子怡如果能拿那个奥斯卡奖,不妨照这个套路来,也许还算有创意。

 

这个思考的女人不让人疯狂,让人宁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