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国之重器》二
(2013-02-22 10:41:04)
标签:
文化 |
罗家祖上三代都在安阳城通宝街开古玩铺子,家底倒也殷实。庚子年冬至,义和团在安阳城里打砸抢烧,正好赶上罗家古玩铺子进货。罗宝驹的爷爷花费血本买进了一批新出土的文玩,除了一些玉器和铜器之外,还搭进来一只花纹怪异的铜疙瘩。罗宝驹的爷爷验完货付完款当天,义和团就进了城,把罗家铺子里的古玩文物抢的抢、砸的砸,最后点上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大火过后,罗宝驹的爷爷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在地上扒拉着灰烬,只找到那块没花钱搭进来的破铜疙瘩,抱回了家。
转过年秋末,罗宝驹的爷爷一病不起,安阳城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咽了气。那一年,罗宝驹他爹才十几岁,刚刚懂事儿。剩下孤儿寡母艰难维生,熬过了数年破落光阴。为给儿子娶媳妇,罗宝驹他奶奶变卖了两进宅院的青砖祖屋,搬进一处破旧民宅。原来家中的物件或重或大,不便搬迁,罗宝驹他奶奶一一变卖。就连那块刻着奇怪花纹的铜疙瘩也贱价卖给窦记铁匠铺,窦铁匠嫌铜软排不上用场,一直把那块铜疙瘩丢在铺子外面拴狗。有一年三伏天,一支军队路过安阳城。吴佩孚属下一位师长在窦记铁匠铺歇脚,扔下一块大洋。窦铁匠以为师长要买狗,师长却把那块破烂铜疙瘩拿军用毛毯裹了裹,带走了。
罗宝驹他爹开不起古玩铺子,但也没离开古玩行,托父亲以前的朋友照应,他专门给安阳城各个铺子修补古物文玩。别人修补古玩分工很细,修瓷器的专修瓷器,修铜器的专修铜器,修字画的专修字画,罗宝驹他爹一通百通,什么都能修补。罗宝驹他爹不仅什么都能修补,而且修旧如旧,连古玩行里的老玩家都瞧不出破绽。据说,北平城的大藏家也经常拿东西来安阳,专程找他补救老器物,被行里人尊称罗万通。
罗万通老罗把修补古物文玩的场子支开后,家中的光景逐渐好起来,瘦弱的像猴子一样的女人竟然也怀上了娃儿。进罗家数年,罗宝驹他娘肚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急的罗宝驹的奶奶都动了让儿子休妻的念头。罗宝驹他爹是个软肠子,不忍写休书。罗宝驹他奶奶数落罗宝驹他爹,说:“续不起房,纳不起妾,可不就得休妻吗,好不容易置块地还不长庄稼,留着埋人哩。”
“宝驹是个孝顺娃儿,生怕娘被休了,就来救娘了。”自打罗宝驹记事起,就听他娘念叨过这句话。
生下罗宝驹之后,这个瘦弱的像只猴子一样的女人又没了动静。罗宝驹他奶奶又唠叨起来,说一个娃儿不好养活,而且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忍受了五年之后,这个瘦小的女人再次为自己挽回了颜面,生下了罗良驹。孩子丑是丑了点儿,可毕竟堵住了婆婆的嘴。
罗氏兄弟俩年龄相差五岁,加上罗良驹丑陋不堪,不存在同质化竞争,所以,哥哥罗宝驹对弟弟罗良驹很疼爱。就算吃碗烩面,哥哥也会把面片蓖出来,倒进弟弟碗里。有一次,街上来一个卖石榴的,罗宝驹伙同安顺子和宋小六两个小混混夹杂在人群里偷了四个石榴。三个小混混躲到街角无人处,眨巴眼功夫一人吃掉一个大石榴。安顺子砸吧着嘴,问罗宝驹另一个石榴呢。罗宝驹说要留着,带回去给弟弟吃。安顺子不服气,说石榴是三个人一起偷得,你凭什么带回去给你弟弟。说着说着,两个人就揪把起来,宋小六赶紧从中拉架。罗宝驹从怀里掏出那个最大个的石榴,递给了宋小六,让他做个中间人,谁打赢了石榴就归谁。
原来,安顺子比罗宝驹年长一岁,出来混街的年头更长,是通宝街上孩子头儿。自打罗宝驹入伙以来,无论身高、长相、脑瓜子都高出安顺子一截,一年下来,罗宝驹的威望又比安顺子高出来一截。对此,安顺子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索性就拿石榴说事儿,杀一杀罗宝驹的威风。平日里,罗宝驹处事非常公正,这也是他赢得众人信任的主要原因。今天,觉得石榴酸甜可口,就想给近两天发烧的罗良驹带回去一个,而且还特意留了最大个的。毕竟还都是孩子,做不到处处一碗水端平。两个人把话说绝了,就开始扭打在一起,也就吃个石榴的功夫,鼻嘴冒血的罗宝驹已经把鼻青脸肿的安顺子死死摁在胯下,一顿拳头结结实实打在安顺子的腮帮子上,腮帮子立刻肿的像个石榴。经历了这次冲突之后,通宝街的痞子头儿彻底移主了,罗宝驹成了名正言顺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