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神农丹姜”姜农说句公道话
惠铭生
山东潍坊使用“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经媒体报道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事发地相关职能部门紧急应对。据5月7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潍坊相关部门对违法违规销售的神农丹农药进行集中收缴;对查获的使用神农丹种植的大姜、大葱等农作物统一清除销毁;一经发现使用神农丹,种植农户的大姜将全部被翻耕等等。
这次,“神农丹姜”害惨了一些姜农!因为“毒丹”事件信息的蔓延和发酵,这些地方的姜恐怕难卖了,即便卖出去,销量、价格估计也会大打折扣。即便现在,姜农们为之付出了不少代价——自己花钱买的药被没收;用神农丹种植的大姜、大葱等农作物被销毁,一些已种好的大姜被翻耕……这对于收入低微的姜农而言,着实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或许有人说,“活该!谁让姜农种‘毒姜’祸害人呢?!”
姜农种“毒姜”,的确不对!但是,假如把罪过全部推诿给姜农,甚至恶意揣度他们的道德的低下、良心的泯灭而故意为之,我认为也不切实际,多少委屈了那些农民兄弟。
我是农民的儿子,也曾干过农民,对于农民种植如何粮食和蔬菜,我多少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首先,我们看看现在谁在农村种地?时下,农村出现严重“空壳化”,留守农村种地的,多是老弱病残和妇女,大多没有多少知识和文化,种什么庄稼和蔬菜,基本是“随大流”,人家种啥咱种啥;使用什么农药,更是人云亦云,凭借的多是道听途说;用药使用剂量多少,基本靠感觉,根本谈不上科学二字。
譬如,姜和大葱都带有强烈的辣性,不像花生、棉花、烟草等作物容易遭受虫害。但是,农民用药时有点离谱。在潍坊,一些农民种姜每亩要用“神农丹” 8公斤-20公斤,是规定用药量的3-6倍。这就道出一个秘密:一些姜农很无知很愚昧,要知道,多用药,是增加了姜的毒性,但也耗费了姜农的金钱——多用药多付出,要是早知道种姜不能“神农丹”,或是超标用量,腰包原本不鼓的姜农哪会平白无故购买“神农丹”?
其次,我们需质问的是,姜农种“毒姜”,仅仅是姜农的错吗?我看不是。刚才我说了,很多农民种地、种姜、施药,大多很盲目,谈不上科学,这需要有人科学指导和普及和引导。
潍坊一些地方种“毒姜”,相信不是朝夕之事,而且人人皆知。过去,地方政府部门为何不干涉、不教育,等出事了才开始整顿治理,独让姜农付出惨痛的代价?从市到县,再到乡镇,吃财政饭的农业管理部门一个不少,科技人员也有一大堆,平时,这些带“农”的管理与科技干部不干“农事”,天天守在城里、乡镇里坐办公室,为何不去田间地头,到农户家去指导农民种姜、传授科学种植知识?否则,农民焉能种出“毒姜”?
中国的农民不狡诈,大多是很朴实的。但姜农们为啥种出“毒姜”?面对一位记者的询问,一位农民憨憨地说:“平时大家都是怎么种的,没有想太多。也研究不怎么深。”由此看来,面对“毒姜”,姜农们因为无知,也显得很无辜。所以,说句公道话,我们与其谴责姜农的“无德”与愚昧,还不如谴责和剑指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缺位与失职。
时下,因为农民乱用农药花费,土地盐碱化严重,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粮食重金属超标,甚至污染河流和地下水,并给公众餐桌提供了不少的被污染的有毒食物,对此,公权部门难辞其咎。要知道,涉农的公权部门不是白吃干饭的,而要干点正事、真事,即立足本职,多向农民传播科普知识,多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否则,最终受害的,除了农民兄弟,还有包括你我在内的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