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放的社会须用开阔的胸襟善待“约辩女孩”

(2012-12-11 18:22:21)
标签:

杂谈

开放的社会须用开阔的胸襟善待“约辩女孩”

惠铭生

1211日红网报道:15岁的江西籍上海女孩占海特因在微博公开“约辩”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利,备受新闻媒体的关注。其父也因“涉妨害公务”被刑拘。 1210日,占海特在微博发布消息称,一家人被房东逼着退房,对方给出的原因是“警察和居委会施加压力”。

占海特,一个年仅15岁的江西籍上海“草根”女孩,最近却“一夜成名”,原因是她以幼小的年龄、羸弱的肩膀,“不自量力”地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利。15岁的女孩,豆蔻年华,天真浪漫,原本不应参与这份“抗争”,但现实需要直面,无法“独善其身”。因为中考在即,在上海长大,幼儿园、小学与初中均在上海就读的占海特,只缺少薄薄的一张上海户口而无法参与考试。

从户籍区分,占海特是江西人;从居住、生活地点区分,她是“上海人”。到底是哪里人?壁垒森严、城乡二元化清晰有别的户口制度,让“小占海特们”在自我认知上呈现混沌和迷茫的尴尬状态。这或是小占海特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力底气所在——京沪是中国人的京沪,不是哪个人的京沪,她从小在上海上学、生活,为什么无权在上海参加中考?

异地中高考该不该被支持,谁都心知肚明。但人有自利性,既得利益群体竭力“捍卫”自身长期享有的“便宜”,情有可原。但博弈会让正义与公平最终凸显,从社会发展的大势看,实现异地中高考权利是迟早之事,时下,诸如山东等地已经为实行异地高考政策划定明确的时间表。我们也相信,在未来若干年后,在京沪的“小占海特们”能安之若素享受异地中高考的权利,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谁也无法阻拦。

不过,社会点滴进步都需要有人付出努力,甚至做出“牺牲”。无疑,占海特就是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利的“牺牲品”——占海特和家人的遭遇不仅是制度与命运造成的不公,更多还是“人为”地戕害。比如,她与京沪籍人士就异地高考“约辩”,却被沪籍网友讽刺为“外地蝗虫”,要他们“滚出上海”。128日,其父占全喜在上海人民广场被警方确以涉嫌“妨害公务罪”拘留。如今,连“向来相处很好”的房东,逼着占海特一家提前退房,背后的原因,竟是“警察和居委会施加压力”……

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我们能否用开放、宽容的心态和胸襟善待“约辩女孩”?设身处地考量“占海特们”的生存境况与心态,她们的抗争原本没有错,她们的“悲剧”是个人的,更是社会的,是因为制度设计的天然缺陷,才“导演”了户籍与非户籍人口不同的人生与命运。尤其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固然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我们应该允许别人有异见,允许别人说话,天是塌不下来的。谁敢说,如今陷入窘境的占海特不会写进历史;谁敢说,占海特今日的抗争不是明天世人津津乐道的“感动中国式人物”?

为了对付一个争取异地中高考权利的15岁女孩,一帮沪籍网友用歧视性语言讽刺她为“外地蝗虫”!试问,没有这些“外地蝗虫”,城市何来日新月异的崛起和繁荣?何来整洁的市容市貌?为了维护城市的表面和谐与稳定,为了对付一个15岁的小女孩,竟然动用警察和居委会“公权力”,来个釜底抽薪,逼迫房东赶人,“驱逐”占海特这家“外地蝗虫”。一座偌大、开放、包容的上海市,竟然容不下占海特一家,容忍不了一个小女孩的异见声音?如此歧视性辱骂与下作行径过于龌龊,让人不齿和心寒,简直是“世界性笑话”,并给历史留下笑柄。

异地中高考权利,只是户籍与非户籍人口的权利博弈,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诉求,有抗争有博弈,原本是一种正常行为,任何人不能恶语相向,尤其不能动用公权力予以打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