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牟“卖超编公车事件”缘何引发全国舆论风暴

(2012-07-16 19:26:23)
标签:

杂谈

中牟“卖超编公车事件”缘何引发全国舆论风暴

惠铭生

7月13日,中牟拍卖43辆超编公车,原本是一起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只有区区几百字。但是,“敏感”的公众,还是从字里行间中读到了两组数字——43辆超编公车,拍卖了39.11万元。就是这几个简单的数字,一下子将中牟县推向了舆论漩涡,让一个小小的中牟县“声名鹊起”,从7月13日至今,中牟“超编公车拍卖”事件一直是网络语纸质媒体热议不休的焦点,引发全国舆论风暴,质疑声、谴责声、讽刺声,可谓声声不断。

这,恐怕是中牟官方所始料不及的。因为他们在地方省级党报刊发这则新闻的初衷,原本是作为治理超编公车“政绩”炫耀的。地方官方的期望与舆论走上反面。

舆论质疑的没错——43辆公车,卖成“白菜价”、废铁价,一辆车才卖9000多元,这有悖社会常识。面对网络媒体的质疑,中牟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张姓科长解释说,这些车大多是昌河、长安等国产面包车,已接近报废年限,因此起拍底价和成交价普遍偏低。”并且在网络上贴出被竞拍公车的部分照片。看这些照片不难发现,那些所谓的治理出来的“超编公车”,几乎锈迹斑斑,车况破损严重,有的连车胎都爆裂、瘪气了……

孰料,官方这番辩解与网帖照片,更像是火上浇油,令舆论哗然——为什么被清理的超编公车都是快要报废而且档次很低的车辆?哪些公车属于超编车,是否属于单位“自选”项目?要不,43辆超编公车为啥没有一辆像点样?那些比较好的公车都没有超编、超标吗?难道当地官员平时乘坐的都是这样的破旧公车?鬼才相信!一句话,表面上严厉治理超编公车,到头来,竟然拿一堆废铁般的车辆滥竽充数,是一场闹剧,舆论给予讥讽实属正常。

更让中牟官方始料不及的是,网友还深挖出一个“内幕”——参与此次拍卖的评估公司河南中达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其法人代表、负责人钟某,也是负责拍卖的河南拍卖行有限公司的拍卖师。此种情况就是左手评估、右手拍卖,直接影响估值独立性,存在不小操作空间。这显然是违规的。随后,中牟拍卖公司网站“意外”删除该拍卖师的信息……

于是,包括中牟官方都在纳闷质疑:一起原本是治理公车超编的好事,为何在汹涌的舆论的参与下,搞的一地鸡毛,“声名狼藉”

自从超编公车拍卖被疑价格偏低开始,中牟官方针对舆论的回应是积极的,回应内容也无瑕疵。从这点上讲,中牟官方的应急处理、公关能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但问题就出在:

一是,时下一些官方过于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治理超标、超编公车,公众欢迎、支持,但治理出一批快报废的车辆滥竽充数,这样的“治理”实在是一种游戏和闹剧,不仅无法威慑公车滥用行为,也难以服众。但现实的官场生态却是:很多公务行为重形式、轻内容,不问效果,这似乎就是工作,就是政绩。譬如中牟这次超编车治理,形式搞得轰轰烈烈,又是纪委、国资委现场监督,又是录像、拍照等,但内容呢?只不过是一些单位七拼八凑的“报废车”而已。但早已习惯于形式主义的地方官员,却自我陶醉,哪能意识到这一点呢?

二是低估了公众的智商与舆论力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官方说什么,百姓信什么,最起码不去质疑,抑或质疑了,但会三缄其口,不会说什么。如今呢,公民意识普遍觉醒,参与政治的热情高涨,对事物观察敏锐,表达权利欲望强烈。譬如中牟一次次回应这起超编车拍卖质疑,一次陷入被质疑的“陷阱”,就在于低估了公众智商与舆论力量——这次超编公车治理及拍卖本身纰漏多多,无论如何回应,只能让破绽暴露得更多、更彻底……

时下,一些官员长期脱离群众,不接“地气”,并且热衷搞形式主义,久之,他们的思维僵化、陈旧,和社会“脱节”,对社会常识的基本认知和判断出现“退化”,以至于,自己说出了雷蒙公众的“雷语”,做出他让天下人耻笑的行为,自己却茫然不知,甚至自以为是。就如中牟这起“超编公车拍卖事件”,把“闹剧”当政绩宣传,又何尝是一地之悲剧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