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虚假“跨国假条”:医德滑坡的“缩影”

(2011-09-08 13:58:07)
标签:

杂谈

虚假“跨国假条”:医德滑坡的“缩影”

惠铭生

    人有病,可以找医生诊断。假如病情较重影响上班,医生可据病情出具“病假条”,建议病人休养,这是人之常情,法之允许。然而,有人却喜欢投机取巧,善钻制度空隙,在病假条上做文章占单位的便宜。这不,济南有家某事业单位的一名员工谭女士,人在国外近4年,国内工资照领不误。这样的好事,就是一张病假证明单所搞定的(9月8日《济南日报》)。

    人在国外,病假条咋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开出来,而且一开就是14张,建议“病人”一休就是4年?对此,当事医生倒是不遮不掩,“实话实说”——开具病假证明单时“掺杂人情成分”,而且自嘲“开习惯了”。

     医生开虚假病假条倒是习惯了,员工亦可心安理得地凭借“人情假条”吃空饷,但“病人”所在单位可麻烦了,不仅严重影响了“病人”所在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得按规定如数发放工资。人情归人情,规章归规章。病假条是病人病情诊断证明,是单位是否允许员工休假和工资发放的凭证。但是,现实是,开病假条被视为儿戏,只要有关系,病假条竟然能随时开,这样的事实让人匪夷所思。既然因为人情可以“让病假条飞”,试问,医院以及出具的病假条还有什么权威和公信力可言?

    我们相信,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曝光的这起荒诞的虚假“跨国假条”,并非个案,而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时下,医德出现滑坡,医疗领域存在诸多弊病,这是有目共睹的,“人情假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比如,有些医院缺乏社会担当,秉承“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基本丧失了医院原本具有的公益属性。医生收红包、回扣等行业腐败行为屡禁不止;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让病人不能承受经济之重;医疗服务态度的恶劣,诊断的敷衍潦草,让病人尴尬和纠结……

     所有这些,必然导致医疗领域公信力的急剧下降,日积月累,沉淀的结果就是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甚至频频发生“医闹”事件,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就如最近,8月23日,南昌市第一医院门口上演了“全武行”,数百人手持棍棒互殴,起因是一起医患纠纷;8月24日,上海一家医院手术室突然起火,正在手术的6名医护人员独自逃生,听任被全身麻醉的病人在烟熏中窒息死亡;8月31日凌晨,沈阳一名病人在心理医院内上吊,值班医生两次看着病人上吊却视而不见。看看这些令人沮丧的案例,我们不得不为滑坡的医德而扼腕叹息。   

    医德的滑坡,医护人员何尝不是受害者呢?最近几年,为了保护医护者,有些医院聘请民警当副院长,为名医生雇保镖,给护士武装头盔,甚至组织女医护人员专门学习擒拿格斗术……看看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自卫方式,实在是社会的悲哀。

    医患本来是一家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和谐,而且也会普惠民众。所以,有人呼吁社会理解和尊重医院,不要“妖魔化”医生。但是,解铃还需系铃人,医患关系要和谐,医院、医生应该率先而为,重塑救死扶伤形象,取信于民。

    或许有人辩驳,医院主流是好的,医生总体医德是好的。此言不虚,我也承认。但俗话说:“一摊颗老鼠屎能坏了一锅汤缸好酱”。在医疗领域,假如一些害群之马不被整治,个别医院、医生的医德不提升,整个医疗界的声誉肯定还会继续被玷污、蒙垢,构建和谐医疗关系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就如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仅仅因为人情,就能开出14张虚假“跨国假条”,试问,今后,还有哪家单位还会相信医院开出的病假条是真实的呢?

   发9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济南日报》等媒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