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多多成“英雄”是对知识的诋毁
惠铭生
今年高考,南阳女孩蒋多多,故意用红蓝笔答卷,在试卷密封线外写上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借高考试卷泄愤。最后因考试违规,文综成绩被判零分。蒋多多事件一时轰动全国,蒋多多也顿时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百万富翁”王翔认为她是她敢于批判高考制度的“英雄”,打算掷万金为蒋多多出书。(《河南商报》11月21日报道)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06-11-21/041710552653s.shtml
假如说,敢于“交白卷”就是英雄,蒋多多不是第一个,而是中国人耳详能熟的张铁生。1973年,他因考试勇于交“白卷”,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的反潮流英雄。
现在,将多多,因为借高考试卷泄愤,考试故意违规,希望成绩被判零分而轰动全国。
当年的张铁生敢于“交白卷“是英雄吗?这无需赘言!“知识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早已被抛弃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在全人类都重视科技与知识的今天,历史不可能为类似张铁生“交白卷”这种轻视知识的无知行为“翻案”。
蒋多多是当今时代的“英雄”与“偶像”吗?显然更不是!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有弊端,这,谁也没有争议;倘若谁说高考制度一无是处,甚至认为高考制度扼杀人的天赋与秉性,摧残人的身心,并不能选拔、凸露人才,这种观点恐怕更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权衡高考制度利弊, “瑕”多于“疵”。应该说,目前还没有那种人才选拔机制能优越于或者取代我国现行高考制度。这,恐怕也是不争的事实。蒋多多仇视、厌恶高考制度,并不能说明高考制度的“非”,也不能证明她的“是”。我们不能一叶障木,因为一个蒋多多交白卷,就完全否定高考制度,将她“拔高”为敢于批判高考制度就是“英雄”与“偶像”。
蒋多多缘何故意求判高考成绩为“零分”?个中因素恐怕是综合的、复杂的。比如,她平时学习成绩不很突出,对考试产生厌倦情绪,或者心理偏执,想问题做事情容易走极端等等。总之,“蒋多多现象”只是个案,而非普遍现象,我们不能把个案的行为无限“上刚上线”、“放大”为普遍性的社会行为,更不能由之将“罪过”简单归咎为高考制度上。
现在,有些人热衷“炒作” 蒋多多叛逆行为,刻意将她竖立为“英雄”与“偶像”,准备花重金为她“出书立传”,虽然坦承自己在帮蒋多多圆作家梦的同时,也有炒作自己的想法。但是,这种建立在极端观点上的“炒作”行为,对蒋多多的成长未必是好事,关键是,蒋多多的“叛逆”行为并不明智、理智,那是对知识的诋毁,根本得不到社会的认同。现在有人将她炒作成“英雄”、“偶像”,那是误导社会,会将更多的青年人引入歧途。
刊登11月22日<现代金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