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闻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

(2006-03-11 16:05:28)
 

惊闻每年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2000字)

惠铭生

居室豪华装修后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正成为一个隐性杀手!29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全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发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儿童高达210万。这是中国标准化协会和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的调查结果。结果还显示 ,其中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新快报》1230日)。

看到这样的数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怀疑这是有些记者和媒体杜撰出来的耸人听闻的假新闻。但是,这是一组数字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不得不让笔者默认这个残酷的事实。

21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的数字?笔者屈指测算一下,它相当于我国每10个新生儿中有一个死亡于装修污染,是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10倍,当然,这个数字大大超过矿难死亡人数,也不啻于一场惨烈战争死亡的人数据笔者了解,前苏联在阿富汗战争中死亡人数为15000人;自从伊拉克战争开始至今,驻伊美军死亡人数只不过为2070人;而在阿富汗战争中,驻阿富汗美军至今才死亡人数刚满200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210万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的人,仅是儿童!倘若加上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我相信其死亡数字绝对更加惊人。其实,除了这些生硬的数字,我们通过耳闻目睹也能真切感受到装饰污染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她的父母在哈尔滨一所警官院校任职,退休后购置了一套新房,本想好好装修一番安度晚年,但住进去不久,因为室内污染严重超标,导致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双双死于室内装修污染。我的一位在泰安工作的朋友,女儿不满3岁,长得活泼可爱,因为住进刚装修不久的房子,孩子就患上了白血病而夭折。这样的事例举不胜数,目前装修污染,像一个恶魔扼杀掉一条又一条无辜的鲜活的生命。

也许有人纳闷,室内装修竟然会杀人?是的!由于有些家庭环保意识淡薄,缺乏装修知识,盲目追求豪华装修过多使用装修材料,或者有些家庭与施工队伍为追求便宜,降低装修成本,使用一些低劣的建材,致使室内氡、甲醛、苯、氨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五种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人们身居室内,等同于关进毒气室,引发白血病、不孕、免疫力下降等各种疾病,久居室内的儿童、老人更是深受其害。于是,装修污染,像无隐性杀手,大量吞噬人的生命。

我国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这个事实让人害怕,但更笔者惊诧和害怕的是:目前整个社会对室内污染的危害似乎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一场战争,会引起全世界的震惊;一起矿难,会让全社会愤怒;一次次车祸,会让目睹的人揪心;一个地方发生禽流感,会让一个地方的老百姓恐惧;200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非典,更是让整个世界关注。但是,面对每年死于室内空气污染的210万儿童的生命,整个社会竟是那样的漠视,毫不关心,麻木不仁。有些人在片面追求豪华装修中,却不知道给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孩子与老人埋下了祸根。这是怎样的无知与麻木啊?!怎么引不起社会的觉醒呢?

室内空气,本不能杀人。那么是谁让室内空气成为杀害210万儿童凶手?我想,一是户主装修认识匮乏,在室内装修上进入“误区”,片面追求豪华装修,盲目装修,甚至搞攀比消费,过多过滥使用装修材料,把表面看起来的舒适豪华美观的居室,人为装修成“毒气室”,毒害自己的家人。二是惟利是图的装修队伍。有些装修队伍为了减少装修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大昧良心购买、使用价低质劣的建材,并且在施工中粗制滥造。三是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缺位,据笔者了解,我国早就出台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等法规和强制性技术标准,以控制室内污染的超标,维护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但遗憾的是,这些法规与标准缺乏刚性,有些政府管理部门没有采取措施,将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而是停留在自愿检测的无序状态。

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这样的悲剧必须彻底得到遏止,不能持续“上演”了!防范由于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杀人”,我想,装修户应该坚持简约也是美的理念,尽量少装修,尤其不能过度装修;装修企业应做到以人为本,在装修时选择、使用健康型、环保型的建材;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更不能袖手旁观,要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绿色住宅,尤其是应该实施完善更为严格的报建审查和强制检验制度,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有有资质的检测中介机构实施室内环境污染检测,否则,不准验收或者入住。倘若这样,我想就能避免或者有效遏制装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发表于2006年《建筑》杂志第三期(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