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咋老叮“假传圣旨”这个蛋?
惠铭生
江苏省宿迁市近日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并发出专门通知,提醒各级机关、政府各部门及中央和省驻当地单位严加防范冒充领导干部及其亲友招摇撞骗等行为,以杜绝一个时期以来在当地屡有发生的骗子打着领导旗号索礼办事等现象。并规定:凡是“假传圣旨”必受惩处(《中国青年报》3月4日)。
新闻链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3/04/content_1327822.htm
看来,少数不法分子冒充上级领导关系,“假传圣旨”到处招摇撞骗的行为形成了一定“气候”,过多过滥,以至于宿迁市近日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并发出专门通知整治“假传圣旨”这种不法行为。从报道看,“假传圣旨”现象在宿迁市也是五花八门,假借“领导关系”,把上级领导当“招牌”,狐假虎威,根据自身所需,随便演绎权力,让“圣旨”的威力触及到角角落落。譬如,无权的平民百姓,冒充上级领导干部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老乡、同事等,在基层拉关系、打招呼,企图在承包工程、人事安排、企业改制、竞拍土地、推销产品等方面获取不当利益;有小职小权的,就打着上级领导的旗号,或者违法行政,或乱决策,或乱安排人,或到基层甚至外地牟取私利等。
“假传圣旨”现象泛滥的危害自不必笔者赘言。但笔者想质疑的是:苍蝇缘何老叮“假传圣旨”这个蛋呢?我想,其个中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圣旨”的威力太大。在很多地方,在很多时候,基层单位办事的依据,就是看上级领导的脸色,看领导方方面面的关系。什么法律规章?什么政策?什么原则?全是狗屁!领导的话就是一言九鼎的“圣旨”,就是办事的标准。正是由于上级领导头上的“光环”以及话语超级威力的诱惑,才招惹得世人趋之若骛,乐于打着上级领导的旗号来办私事、办“公事”。二是“假传圣旨”之所以泛滥成灾。不仅说明有不少上级领导在平时也的确经常以“势”压人、以“权”压人,干涉基层单位办事,譬如有些上级领导将手伸得过长,小到承包工程,大到人事安排等,事事违法违规干涉。这就为他人“假传圣旨”提供了范例,凡事,领导不干涉则已,一干涉即灵。另外也说明:“圣旨”虽然经常被假传,但假的东西往往成真,老百姓打着上级领导的旗号,办不成的事能办成;基层领导打着上级领导的旗号,说话就“硬气”,违法乱纪有借口。“假传圣旨”先例的屡试不爽,为“假传圣旨”行为的泛滥成灾奠定了基础。
古人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少数“苍蝇”之所以热衷于冒充领导干部及其亲友招摇撞骗?说白了,根子在于有些机关、政府部门及中央和省驻当地单位在管理制度上有漏洞、有缝隙,以权代言、以权代法、言出法随等不依法办事的“病灶”没有被彻底根除,人治的痕迹仍然在苟延残喘。所以,当前各级行政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制度上的“缝”的存在,“苍蝇”叮 “假传圣旨”这个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目前,江苏省宿迁市专门治理“假传圣旨”行为,一边是提醒各机关、政府部门要严加防范“假传圣旨”的“苍蝇”,一边声称要严厉惩处“假传圣旨”者。对此,笔者完全赞同,但值得提醒的是:遏制“假传圣旨”行为,我们应该打“苍蝇”,但关键是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依法行政,弥补管理中的各道“缝隙”。鸡蛋一旦没有可以叮的缝隙,苍蝇想叮,也无处下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