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卷五/唐·张彦远
(2009-07-11 13:41:07)
标签:
风泉入琴历代名画记张彦远画论文化 |
分类: 云笈掇英 |
卷五
○晋
明帝司马绍,字道几(下品上),元帝长子。幼异,有对日之奇。及长,善书画,有识鉴,最善画佛像。蔡谟集云:“帝画佛于乐贤堂,经历寇乱而堂独存。显宗效著,作为颂。”大宁中,年二十七,谥曰“明”。帝庙号肃祖。(见《晋书》)谢云虽略于形色,颇得神气,笔迹超越。(彦远曾见晋帝《豳诗图》,旧目云羊欣题字,验其迹乃子敬也。《豳诗七月图》,《毛诗图》二,《列女》二,《史记列女图》二,杂鸟兽五,《游清池图》二,《息徒兰圃图》,《杂异鸟图》,《洛神赋图》,《游猎图》、《杂禽兽图》、《东王公西王母图》、《洛中贵戚图》、《穆王宴瑶池图》,《汉武回中图》,《瀛州神图》、《人物风土图》,传于代。又画《列女》、《禹会涂山》、《殷汤伐桀图》)
荀勖字公曾(中品下),颍川人,多才艺,善书画。在魏为大将军,掾入晋为侍中中书监、济北侯、光禄大夫、尚书令。太康十年,赠司徒,谥曰“成”。钟会尝诈作勖书,就勖母取宝剑。会于时方造宅,勖潜画会祖父,形于壁。会兄弟入门见之感动,乃废宅。勖画亦会之比也。(见《魏志》及刘义庆《世说》,有《大列女图》、《小列女图》)谢云荀与张墨同品,在第一品卫协下、顾骏之上。
张墨(下品),谢赫云与荀勖并风范,气韵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若拘以体物,则未睹精奥;若取其意外,则方厌膏腴。可与知音说,难与俗人道。(屏风一,杂摩诘像、杂白画一,《捣练图》传于代)
卫协(上品下),《抱朴子》云卫协、张墨并为画圣。孙畅之《述画》云:《上林苑图》,协之迹最妙。”又《七佛图》人物不敢点眼睛。顾恺之论画云:“《七佛》与《大列女》,皆协之迹。伟而有情势。《毛诗北风图》亦协手,巧密于情思。”此画短卷八分,题元和初。宗人张惟素将来,余大父答以名马并绢二百疋,惟素后却索将货与韩侍郎愈之子昶,借与故相国邹平段公家,以模本归于昶。彦远会昌元年见段家本,后又于襄州从事见韩家本。谢赫云:“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在第一品曹不兴下,张墨、荀勖上。”李嗣真云:“卫之迹虽有神气,观其骨节,元累多矣。顾生天才杰出,何区区荀、卫敢居其上?”彦远以卫协品第在顾生之上,初恐未安。及览顾生集有《论画》一篇,叹服卫画《北风列女图》,自以为不及。则不妨顾在卫之下,荀又居顾之上,则未敢知。(《诗北风图》、《史记伍子胥图》、《醉客图》、《神仙画》、《张仪像》、《鹿图》、《诗黍稷图》、《史记列女图》、白画《上林苑图》、《卞庄子刺虎图》、《吴王舟师图》并传于代,又有《小列女》、《楞严七佛》)
王廙,字世将(上品上),琅邪临沂人。善属词,工书画,过江后为晋代书画第一,音律众妙毕踪。元帝时为左卫将军,封武康侯,时镇军谢尚于武昌昌乐寺造东塔,戴若思造西塔,并请廙画。王敦用廙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赠侍中,年四十七。(见《晋书》及何法盛《晋中兴书》)廙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时右军亦学画于廙。廙画孔子十弟子,赞云:“余兄子羲之幼而岐嶷,必将隆余堂构。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余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图》以励之。嗟尔,义之可不勖哉!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学书,则知积学可以致远,学画,可以知师弟子行已之道。”又各为法赞之。(见廙本集,有《异兽图》、《列女仁智图》、《狮子击象图》、《吴楚放牧图》、《鱼龙戏水绢图》、行社齐屏风、《犀儿图》并传于代)王羲之,字逸少(中品下)廙从子也。风格爽举,不顾常流。书既为古今之冠冕,丹青亦妙。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升平五年卒,年五十九,赠金紫光禄大夫。(见《晋书》。《杂兽图》、《临镜自写真图》、扇上画小人物,传于前代)
羲之子献之,字子敬(中品下),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丹青亦工。桓温尝请画扇,误落笔,因就成乌駮牸牛,极妙绝。又书《牸牛赋》于扇上,此扇义熙中犹在。官至中书令。太元十一年卒,年四十三。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曰“宪”。(见孙畅之《述画记》。彦远按:俗称逸少为大令,子敬为小令,非也。子敬为中书令,年四十三,族弟珉代居之。珉年三十八,子敬大令也。李琰乃小令也。逸少官不至中书令,不可呼为大令也)
康昕,字君明(下品),外国胡人,或云义兴人。书类子敬,亦比羊欣。曾潜易子敬题方山亭壁,子敬初不疑之。画又为妙绝,官至临沂令。(孙畅之云胜杨惠,《五兽图》传于代)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上品上),晋陵无锡人。多才艺,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妙绝。刘义庆《世说》云:“谢安谓长康曰:‘卿画自生人以来未有也。’”(又云“卿画苍颉古来未有也”)曾以一厨画暂寄桓玄,皆其妙迹所珍秘者,封题之。玄开其后,取之。诳言不开。恺之不疑。是窃去,直云画妙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故人称恺之“三绝”:画绝、才绝、痴绝。又常悦一邻女,乃画女于壁,当心钉之。女患心痛,告于长康,拔去钉乃愈。(此一节事,亦见刘义庆与《幽明录》,而小不同。云思江陵美女,画像簪之于壁玩之,亦出《搜神记》也)尝欲写殷仲堪真,仲堪素有目疾,固辞。长康曰明府当缘隐眼也。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蔽月,画人尝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又画裴楷真,颊上加三毛,云楷俊朗有识,具此正是其识。其观者详之,定觉神明殊胜重。嵇康四言诗《画为图常》云:“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又画谢幼舆于一岩里,人问所以,顾云:“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此子宜置岩壑中。”又常画中兴帝相列像,妙极一时。著《魏晋名臣画赞》,评量甚多。又有《论画》一篇,皆模写要法。义熙初,为散骑常侍。(见《晋史》、《中兴书》檀通鸾《续晋阳秋》、刘义庆《世说》及顾集)《建康实录》云:“谢赫论江左画人,吴曹不兴、晋顾长康、宋陆探微皆为上品,余皆中下品。连五十尺绡画一像。心敏手运,须臾立成,头面、手足、胸臆、肩背亡遗失尺度,此其难也。曹不兴能之。长康又曾于瓦棺寺北小殿,画维摩诘。画讫,光彩耀目数日。《京师寺记》云:“兴宁中,瓦棺寺初置。僧众设会,请朝贤鸣刹注疏。其时,士大夫莫有过十万者。既至,长康直打刹注百万。长康素贫,众以为大言。
史道硕(上品下),孙畅之云:“道硕兄弟四人并善画。道硕工人马及鹅”。谢云:“硕与王微并师荀卫。王得其意,史传其似。”(《古贤图》、《金谷图》、《鹅图》、《牛图》、《七贤图》、《士命图》、《蜀都赋图》、《三马图》、《八骏图》、《服乘箴图》、《酒德颂图》、《琴赋图》、《嵇中散图》、《田家十月图》、《马图》、《王骏戈船图》、《梵僧图》、《燕人送荆轲图》,并传于代)
谢稚(下品),陈郡阳夏人,初为晋司徒主簿,入宋为宁朔将军、西阳太守。(宋邓琬传有《稚子》、《列女》、《康侯像》、《列女形仪图》、《列女贞节图》、《列女贤明图》、《列女仁智图》、《列女传一游仙翡翠篇》、《列女辩通图》、《三马伯乐图》、《鸂鶒图》、《孝子图》、《十弟子图》、《三牛图》、《濠梁图》、《轻车迅迈图》、《列女画》、《秋兴图》、《孝经图》、《列女图》、《大列女图》、《康侯图》、《晋宣王及魏名臣像》、杂画一、《楚令尹泣岐蛇图》、《孟母图》、《游仙图》、《秦王游海图》、《洛阳门翻车饼水图》、《汾阴醮鼎图》、《符河阳图》,并传于代)
夏侯瞻(下品),谢云气韵不足,精密有余。擅名当代,事非虚美。在第三品毛惠远下、戴逵上。(《郢匠图》、《高士图》、《倕山图》、《楚人祠鬼神图》,传于代)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能属词,善鼓琴,工书画,美风仪。在魏拜中散大夫,入晋不仕。自以高洁,难期所与。神交者唯王戎、山涛等,为竹林七贤而已。性巧绝,与向秀共锻于柳树下。钟会,贵公子也,往访之。康不礼焉。会构祸康于文帝,时年四十。(见《晋书》。《狮子击象图》、《巢由图》传于代)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人。秀朗有才鉴,善画。明帝时官至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年四十二。赠侍中大将军,追封始安公。谥曰武。(见孙畅之《述画记》、《晋史》)
谢岩、曹龙、丁远、杨惠、江思远,已上五人,兼见孙畅之《画记》。思远,陈留圉人。有孝行高节,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儒林参军。其他辟召,皆不就。年四十九。
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放诞不羁,书比庾翼,丹青甚妙。颇希高达,常往驴肆家画轜车,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往也?”特善清言,为时所重。卒时年三十九。官至司徒左长史。(《晋书》有传,事见《中兴书》)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人。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古人山水极妙。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逵尝就范宣学,范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逵乃与宣画《南都赋》。范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阴灵宝寺郄超观而礼之,撮香暂曰云云既而手中香勃然烟上,极目云际,前后徵拜,终不起,太元二十一年也(见《晋书》及《宋书》及逵别传、徐广《晋记》、《会稽记》、郭子、刘义庆《世说》宋朝临川王《冥验记》,此像今在越州嘉祥寺,今亦有逵手铸铜佛并二菩萨,在故洛阳城白马寺。隋文帝自荆南兴皇寺取来)。谢云:“情韵绵密,风趣巧拔。善图贤圣,百工所范。荀卫之后,实称领袖。”刘义庆云:“戴公从东出,谢太傅往见之。谢本轻戴,见之但论琴书而已。戴亡咎色,而说琴画愈妙。谢知其量。”又戴安道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庾道秀看之,语戴云:“神犹太俗,盖卿世情未尽耳!”戴云:“惟务光当免卿此语耳。”(务光者,夏时人也。耳长七寸,好鼓琴、服蒲薤根,汤将伐桀,谋于光,光曰:“非吾事也。”汤曰:“伊尹何如?”光曰:“强力忍诟,不知其他。”汤克桀,以天下让于光,光曰:“吾闻亡道之世,不践其上。况让我乎?”负石自沉于泸水。见《列仙传》。戴逵画有《阿谷处女图》、《孙绰高士像》、《胡人弄猿图》、《濠梁图》、《董威輂诗图》、《孔子弟子图》、《金人铭》、《三马伯乐图》、《三牛图》、《尚子平》、《白画嵇阮像》、《稽阮十九首诗图》、《五大罗汉图》、《名马图》、《渔父图》、《邻子图》、《吴中溪山邑居图》、《杜征南人物图》,并传前代)逵子勃(下品),有父风。孙畅之云:“山水胜顾”。晋义熙初以散骑郎征不至。(见《宋书》。有《曹长孺像》、《三马图》、《九州名山图》、《秦皇东游图》、《朝阳谷神图》、《风云水月图》,已上并传于前代)
勃弟颙,字仲若,巧思亦逵之流。一门隐遁,高风振于晋宋,传父之琴书丹青,凡所徵辟,并不起,宋太子铸丈六金像于瓦棺寺,像成而恨面瘦。工人不能理,乃迎颙问之。曰:“非面瘦,乃臂胛肥。”既铝(音虑)减臂胛,像乃相称。时人服其精思。年六十四。(见《宋书·隐逸传》及王智深《末记》)
彦远曰:汉明帝梦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长丈六,黄金色。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国优瑱玉画释迦像,仍命工人图于南宫清凉台及显节陵上。以形制古朴,未足瞻敬,阿育王像至今亦有存者可见矣。后晋明帝卫协皆善画像,未尽其妙。洎戴氏父子,皆善丹青,又崇释氏,范金赋采,动有楷模。至如安道潜思于帐内,仲若凭知其臂胛,何天机神巧也。其后北齐曹仲达、梁朝张僧繇、唐朝吴道玄、周昉,各有损益。圣贤盼响,有足动人。璎珞天衣,创意各异。至今刻画之家,列其模范,曰曹、曰张、曰吴、曰周,斯万古不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