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于山郁达夫入闽事迹

标签:
旅游福州于山郁达夫入闽事迹杂谈 |
分类: 日志 |
于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是镶嵌在榕城市中心一块璀璨的明珠。
2014年9月11日周四,阴,有阵雨,我于上午7时乘公交车至“于山”站下车,从“越洋图书城”边登石阶上“浩然亭”,走过一段坡道将相机从古城墙的“眼”洞里把五一广场外的高楼大厦拍照。于山风景区停车场,早晨宽畅。《福州市于山风景区导游图》虽我多次游览于山,还是详细看一看。于山风景区到了一直往坡道行走,又看到了“吸翠亭”及“廓然台”及其上面的摩崖题刻的字;又看到了通往“戚公祠”的圆门及“白云寺”埕所;通往“于山摩崖题刻”的路上,有一位老人把扇子放在背后一直摇动闪风凉爽自身。路边的山上摩崖题刻字体大红色显眼。“于山摩崖题刻”,经福州市人民委员会于一九六一年元月公布为笫一批市级文物单位。这里有“寿”字与“九仙洞”、“古井”的字样。于山“十二生肖”形象的雕塑。隔墙的灰色楼房是“郁达夫生平展厅”,穿过圆门到“画廊”及“醉石”游览。
我游览福州·于山风景区的“画廊”、“醉石”后,转到“郁达夫史迹展”内,看郁达夫肖像,游览了前大厅的“笫一部分 爱国的一生”。接着,走向厅内转东室“笫二部分 入闽事迹”阅览完,穿过道到对面展室参观。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我游览福州·于山风景区的“画廊”、“醉石”后,转到“郁达夫史迹展”内,看郁达夫肖像,游览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郁达夫史迹展。
当天,我游览郁达夫史迹,接受了爱国的教育,丰富了“人文”的认识,受益非浅。
今夭,我上传的照片有:福州于山郁达夫入闽事迹
福州于山郁达夫史迹展“笫二部分 入闽事迹”。我从“展区导向图”的边门入内阅览。

















福州于山郁达夫史迹展,我走向前厅(东)继续阅览第二部份“入闽事迹”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