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阿里山乡怒放的生命

标签:
嘉义阿里山邹族部落生命豆季文化 |
分类: 行走台湾 |
嘉义阿里山乡山青青,雾茫茫,重重叠叠的山林间生长着约6800位勤劳勇敢的邹族人,他们喜食一种植物,叫“fona”,生命豆。
说起生命豆,邹族人都用一种敬仰的语气,因为即使是在寸草不生的崩塌岩隙间,它也能顽强地生根、发芽、吐绿,今年枯萎,明年再长,生生不息的势头昭示着希望。于是,邹族人把它当作生命力和繁衍能力的象征,每年十月或十一月都要举办“生命豆季暨传统婚礼”,希望族里的年轻男女能像生命豆一样,来年结出果实,诞下子嗣。特别是近些年来,台湾少子化现象愈演愈烈,邹族人口增长迟缓,以生育文化为核心的“生命豆季”就越发地受到重视。
10月26日至28日,邹族部落文化中心达邦村连着沸腾了三天,2012年度的生命豆季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全部落的男女老少都穿戴着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从四面八方赶赴盛会,张张笑脸溢满了喜气,富有部族特色的激昂音乐响彻每个角落,让人随时都想跟着起舞。
准备参加婚礼庆典的一对对新人已踏歌而来。90后的邹族女子梁雅涵紧紧牵着先生藩胜雄的手,小藩是嘉义人,今天也特地穿上了邹族男子的传统服装,显得更加英俊。他们俩在嘉义相识,今年年初结婚后一起在云林工作生活,如今雅涵的小腹已高高隆起,明年年初,一颗新的“生命豆”就要诞生。虽然已经办过了汉族的婚礼,但邹族的生命豆季传统婚礼他们仍然要前来补办,在涵雅的观念中,那是神圣不可或缺的仪式。
都说“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见到雅涵,你不能不信。那明澈的大眼睛像汪着一泓秋水,雪白的肌肤如皎月般明媚。邹族还出过台湾著名女演员汤兰花和夺得全台城市小姐后冠的林红祯等许多美女,她们一个比一个让人惊艳。而更让人惊艳的是邹族的孩童们,他们都有着小麦色的皮肤、立体的脸廓,水汪汪的大眼和线条明晰的唇吻,漂亮得让所有持相机的观众都兴奋地拍个不停,他们,也将是这场盛典的主角。
孩子们如此可爱,可好些邹族的夫妇却不敢多生。“因为现在孩子的教育成本太高了。”赖宥任的感叹代表了大批邹族父母的心声。“我儿子今年三岁,放在台南的私立幼稚园,每个月学费是七千多新台币,再好些的幼稚园就要上万,而如果上私立‘国中’,一学期得交大约十万……这么高的费用别说生两三个孩子,一个孩子也养不起。”既然学费那么高,为什么不留在当地的公立学校念书?“大家普遍认为大城市私立学校教育水准高,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像这里的年轻人纷纷到山外面工作一样,送孩子到外面读书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即便这样,已经生了一个女娃娃的方志雄和江淑惠夫妇仍然想再生他三四个,除了喜欢孩子外,两人都有稳定优渥的收入是重要原因。梁雅涵和藩胜雄也打算至少生三个。正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态度积极的年轻“生力军”,今年邹族新诞生的“生命豆”达到35颗,比去年多了近一成。阿里山乡乡长陈明利喜不自胜,说这是邹族本年度真正意义的丰收。
就在一波波欢乐的声浪里,一曲悠扬的风笛划破长空,尔后像一道休止符落在舞台前的大草址上,众人顿时安静下来,两名穿着节日盛装的部落长老迈着阔步威严地进场,生命豆季暨传统婚礼仪式开始了。
充满动感的音乐骤然响起,伴随着邹族部落语言的歌吟,如风一般灌满了全场,数十名邹族男女踏着欢快的节奏且歌且舞,那歌声,那舞步有着巨大的魔力,让在场的每个人血脉贲张。
部落里的几位长老要么须髯飘飘,要么银发卷曲,他们眼眸深邃,发冠上高高地插着美丽的羽翎,看起来威望十足。在圣火进场后,他们以小米酒、米糕为祭品,祈求上苍祖灵保佑族人平安,五谷丰登,新婚男女早生贵子,薪火相传。紧接着两名邹族男女在仪式现场植下了象征繁衍永续的生命豆,父母们抱着今年刚诞生的“小豆豆”们上台参与传统的报户口仪式,祈求祖灵及上天保佑孩子们健康成长,并接受部族长老们的祝福。
新婚夫妇在孩子们后面登场,他们先要完成成年礼,即让由部落头目遴选的强壮男女用藤条鞭打屁股三下,以惩戒以往可能犯下的过错,标示自此改过自新。随后便是隆重的结婚典礼,新人双双步过拱门,交换生命豆和互赠信物,并用同心怀喝下同心酒,接受长老及族中长辈和家人的祝福,由乡长念颂结婚证词,再在全族老少的见证下在证书上签名盖章,最后再牵手走过拱门。过去,新娘由乡长送佩刀,新娘由乡长送手锹,如今这些礼物已换成了礼金和匾额。
仪式余音凫凫,欢快的音乐绵延不绝。这个长年生活在阿里山的族群,用传说、祭仪、歌舞不断延续薪传着古老的部落文化,在蓊郁森林间创造着独特的生活哲学和美学,并以此反哺阿里山,益增阿里山的神圣与美丽。如今,一年一度的邹族生命豆季、战祭、小米祭等庆典已成了阿里山乡吸引观光客的重要旅游项目,邹族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情感的珍重,不断唤起旅人心底深深的敬意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