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2009-08-15 22:13:55)
标签:

台北

莽葛拾遗

阿城

分类: 行走台湾

“莫拉克”台风过去没几天,又开始下雨,却并没有台风再来的迹像。

雨从傍晚一直下进夜晚,黑色的天幕不时被炫白冰蓝的闪电照亮,闷雷远远地响几声后,就把背景音乐全交给了淅淅沥沥的雨。这似曾相识的雨让我想起那把遗失在台北的伞,以及被雨打湿的台北永康街。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雨夜的永康街)

忘了那是我在冬季台北遇到的第几场雨了,打了伞出门并不是想看雨,而是到著名的永康街吃著名的永康牛肉面,结果却被永康街上同样很著名的度小月担担面绊住了,饱饱地出了度小月的门,忽听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被一台音响放得震天响,我不禁一愣,这台北怎么会有我们在大陆耳熟能详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歌唱祖国》?!循声而去,发现这红色歌曲是从一家很小的音像店传出来的,小店靠墙的一侧有几级通往地下的阶梯,想来定是别有洞天,这店名叫“莽葛拾遗”。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好奇地欲拾级而下,见楼梯口有一只大水缸用来放伞,我便将那把后来丢了的伞搁在里头,按店家“天雨地滑,放慢脚步”的温馨提示下了几级台阶,被迎面一张熟悉的招贴震住: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哗!现在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和平发展,这玩艺儿在大陆根本就看不到了,“莽葛拾遗”居然将它挂得这么显眼,有个性!越往里走,越发现这店个性十足。

地下店堂面积不小,出售的大多是旧玩艺,以书籍和音像制品为主,其他如陶瓷、雕塑、根雕、字画、像章、印章、挂饰等等,五花八门,杂阵一处,乱得很有味道。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门口收银台边上的这些物件很是招人。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旧书和过期杂志按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百科等等一柜柜一桌桌地排开,有些书还挺新的,仔细翻寻,可以发现不少好东西,而价格按书的品相、内容等打三四五六折不等。我在那里淘到了一本新地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大陆文学选刊之一、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扉页有购书者用蓝色钢笔题写的两行秀逸的字:“叶碧惠正,公馆金石堂书局,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二十一日。”看得出是男子的笔迹。不知这本书在流转间联缀着怎样的故事?因为阿城,也因为这题款,我买下了它。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有几列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木纹唱片,中外的珍贵的版本应有尽有。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传统中国味浓浓的雕花窗扇和成套的旧《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混搭,蔚为一景。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各式各样的旧椅子都是供顾客挑旧货、品旧货时坐着慢慢看的,这种布局的随意性让人置身其中很是放松。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这张藤椅显然是个舒服的窝,让人一坐进去就不想动,我就是在陷入其中翻书的时候听到了那碟非常动听的音乐,那直飘到云端的声线和旖旎的旋律让人心驰神荡,让流连于旧物之间的时光都变得圣洁了起来。于是巴巴地跑到收银台去问:“正在放送的背景音乐的碟有没卖?”因为宾馆房间里没有音响,所以这张碟直到回到大陆的家中后才又再次听到,那正是我喜爱的安德列·波切利在他的家乡意大利托斯卡尼举办的现场演唱会DVD和CD:《安德列·波切利:托斯卡尼之夜》,后来常与来家里喝茶的朋友们一起分享,每回大家都陶醉其中,惊为天籁。这音乐和那场弥漫了整个夜晚的雨让流连“莽葛拾遗”的几个小时深植进我的记忆。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雨停后的某一天晚上,在台北老城区万华区的龙山寺附近散步时又发现了一间“莽葛拾遗”,据说是永康街店的分店。这家店没有地下室,出售的货品与永康街的相似。风格古朴散淡,旧得很小资。它与左右两边市井味浓郁的小吃店并列着,很有卓而不群的气度,一下就把人吸引住了。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行走台湾之一:台北雨夜,莽葛拾遗(贴图)

▲各式陶瓷雕塑、瓶罐既是莽葛万华店的商品也是摆设,可以让人玩赏许久。在台北不知还有多少像莽葛这样让人呆得很舒服的店,可以时不时地进去探宝。

回头还想说说那把伞。那一定也是某个雨天,计程车开到中华路一段我下榻的宾馆门口,恰好雨停了,恰好我手上又拎了满满的东西,于是就恰好把伞给忘了。丢东西于我并不是什么偶然事件,丢了伞我倒是释然,想那就算是我留给台北的一件小礼物。而台北给了我那么多的礼物,其中就包括雨天里与“莽葛拾遗”的美好邂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待
后一篇:七夕人长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