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台笔记之八:恋恋奶茶

标签:
台湾奶茶刘若英美食 |
分类: 行走台湾 |
招牌奶茶店门庭从不冷落
红遍海峡两岸的影星刘若英被台湾人昵称为“奶茶”,由此可见刘若英受欢迎的程度,也可见奶茶在台湾受欢迎的程度。
奶茶,香润幼滑,它既有奶的醇厚质感又有茶的清爽余韵,确如一位知性且平和的女子,让人感觉舒服,很愿意与之亲近。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奶茶店十米一间半里一爿,真可谓铺天盖地,不管是时尚白领出没的信义区,还是新新人类活跃的西门町,抑或是繁华的忠孝路大商圈,被行人捧在手上啜饮或装在塑料袋里拎着的多是这种大众饮料。瘦身一族甚至把加料的奶茶当作午餐或晚餐,它价廉物美,味道好极。
采访路上饿了或渴了,自然也会踅进奶茶店,买一杯奶茶喝。看看头顶上的饮料目录,品种居然多达二三十种,真有繁花迷眼之感。按“找奶茶”或“茶找奶”的目标搜索,有奶茶、奶绿、乌龙奶茶、普洱奶茶,焦糖奶茶等;按“找口感”或“奶找茶”的目标搜索,有波霸奶茶、珍珠奶茶、椰果奶茶、布丁奶茶等等,除了奶茶,这些店还同时售卖单纯的茶水和新鲜果汁,店家也给这两类饮料标出名目,分别叫“找好茶”和“找新鲜”。
我按习惯,总是要一杯珍珠奶茶,有一天出于好奇,问那位一脸素净的奶茶小妹:“什么叫波霸奶茶”。“呵呵,就是奶茶里加上大颗的珍珠。”原来如此。台湾人给饮料起名还真是慧黠。
据说珍珠奶茶1987年发源于台中,一位善于调茶做饮料的林秀慧小姐特别钟情于奶茶,同时也喜欢Q软的粉圆,有一天,她尝试着让粉圆与奶茶结合,想不到口感出奇不意的好。初期,她只是将这自制的新奶茶与同事们分享,后来起意想卖这“私房茶”,同事们于是一起动脑筋为茶饮命名,有人来了灵感:“奶茶里的一颗颗粉圆不就像莹润的珍珠”? “珍珠奶茶”的美名就此传开。不出三个月,“珍珠奶茶”热就从台中波及全台湾,如今这股热潮也越过海峡漫向大陆,台湾珍珠奶茶早已在大陆的许多地方生根发芽。
在台湾的奶茶招牌店如“50岚”、“歇脚亭”等点一杯奶茶,奶茶小妹总是会问:“要大杯还是中杯?要冰的还是温的或是热的?甜度要标准还是少糖?”店铺的墙上挂着一张糖份甜度表供顾客参考,上面写着:正常甜度(标准)、不要太甜(9分甜)、少糖(7分甜)、半糖(5分甜)、微糖(3分甜)、无糖(健康)。奶茶都是现调的,只见小妹按照顾客的要求,手脚极为麻利地舀粉圆、加茶、加奶、加糖……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杯用塑料纸封好口的奶茶就送到你面前,小妹热情地说:“谢谢!让您久等了。”喝上这样一杯很合自己口味的奶茶,感觉真是爽极了。
其实不止是奶茶,我发现,台湾的各种餐饮服务都颇为细致周到,他们做生意相当用心,由此也就容易博得顾客的欢心。这小小的奶茶能红透台湾传扬大陆甚至打进东南亚市场,确实不无道理。
服务生正娴熟地调理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