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飞过了沧海

标签:
古厝文化 |
分类: 路上风景 |
太阳照在头顶的时候,邮传部尚书陈壁在祖屋的石坪上下了马,他提提马褂的下摆,脚步轻捷地跨过半米高的门槛,绕过照壁,见天井里茉莉花白白的开得鲜亮,不禁微微一笑,满身的燠热似乎被那沁人的幽香逼退了几分。
自从在清光绪三年中了进士,授内阁中书,后又擢升邮传部尚书,陈壁已很少回到闽侯南通镇苏坂村的这座祖屋。祖屋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后二进三天井,由陈氏太高祖兴建于1662年,传到陈壁这辈已历了百余年,然穿斗式的木构架仍端严稳固,五米多高的杉木廊柱自在威严,踏在天井的青石板上,陈壁感到心一下踏实了许多,这故土家园的依托感,决非喧哗的京城能够找到。
时间一晃又是百余年,当我们穿过苏坂村的荔枝林、枇杷林、甘蔗林、杨梅林来看陈氏祖屋时,它已被冠名为陈壁故居。夏日骄阳烤着门眉上雕画的黄色麒麟,杂草肆无忌惮地在屋前石坪上招摇,400多平方米的祖屋早已搬空,只余轩昂的架构挺立,迄今它已挺立了300多年。
封火土墙略显斑驳,雕上喜鹊闹梅、花草虫鱼、二十四孝的窗扇所剩无几,横梁上那两只凤凰展翅欲飞,而它边上描金的蝙蝠麒麟已被盗走,据说照壁上那根直径五十多公分的横梁也在“文革”时期被抽去作了它用,但铺在地上那长近6米、宽逾60公分的花岗石是无法挪移的。时光和人祸将这祖屋谋害得伤痕累累,却夺不去它的威仪。阳光从歇山顶斜照过来,漫不经心地将天井分割出阴阳,被光线眷顾的花草兀自鲜活,正闲闲仰望飘过头顶的流云。
300多年,风雨侵蚀,天灾人祸,频仍战乱……跋涉过变幻莫测的世事,陈壁故居如一位没落贵族在乡村田野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得以与之相遇,让人欢欣鼓舞。这就像我喜欢听的蝴蝶飞过沧海的故事,那么渺小的个体想要穿越无垠空阔抵达彼岸几无可能,可它最终创造了奇迹,委实让人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