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仿佛有光,仿佛有望

(2008-05-06 00:15:10)
标签:

情感

分类: 似水流年

当我在五月一日下午三点五十二分接到部门主任的电话时,算是明白了什么叫“猝不及防”,有时候你真的没法预料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那潜伏在前路上的凶吉悲喜忽然就这么扑住你,由种种意外造成的曲折,把原本平淡的人生变得有意思了。

主任问:“你在哪儿?”声音很急切。

“刚到厦门,参加同学聚会。”

“上头忽然布置重要任务,你恐怕得马上回来赶稿。”

“啊?!我,我下午两点才到的厦门啊……”我急得快说不出话了。

“我待会儿再打电话给你。”主任急急挂了电话。

“主任说有紧急任务,可能我得马上回福州了。”我向跟我在一块的大学舍友老五、老六(乔伊)、老七、老英子宣布这一消息,大家不约而同地“啊?!”了一声,表情都僵住了。

因为在长沙工作的乔伊到厦门来,众大学同学相约“五·一”三天假期聚会厦门,这不,一号早上八点多,我和老七就坐上大巴从福州往厦门赶。这天各条道路上的车如过江之鲫,一路塞车,走走停停,300多公里的路足足走了近六个小时,晃到厦门已是下午两点,让等我们共进午餐的一干姐妹望穿了秋水,饿坏了肚子。不过好歹是聚拢了,又好吃好喝了一顿,这才到预定的宾馆放下行李,主任的电话就来了。

“快发信息给你们主任,就说走了六个小时的路,晕车,还没缓过劲呢。”

“就是,让别的记者去啊。”

……

姐妹们围着我着急,七嘴八舌地支招。

我心里很乱,部里的另一名记者正在境外采访,只有我去接这个任务了。而新闻这活儿是不能拖延的。

没一会儿,主任的电话又来了,“看来你确实得马上回来……”他解释了事情的原委,详细布置了任务。

真是又紧急又重大的报道,没有任何推脱的余地。可我还是不甘心马上回去。“你看这样好吗?我马上去记者站,打几个电话,查一些资料。看能不能在厦门先弄个初稿出来。”我和主任商量。他没有为难我。

内心里存了鱼与熊掌兼得的奢望:既想参加完同学的聚会,又想把工作任务完成,前提是三天内不用离开厦门。

于是撇下姐妹们,立即打车前往记者站,忙乎到六点半,整出了厚厚一叠资料。

老五开车到站里接我,姐妹们一起到环岛路吹吹风。

夜不知不觉已经降临,华灯映照的厦门像璀璨的花盏,这座柔曼的城市一直让我迷恋,只是我不属于它,它亦不属于我,无缘在此长久停留。

海边的天空由铅蓝而深灰,海水暗淡地波涌在春风里,海浪的潮腥气与植物的草腥气裹挟而来,空气中幽香浮动,那是潜藏在时间深处的记忆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又黯然神伤。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张破碎的脸,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打开宿舍后窗眺望大海的青葱岁月渐行渐远,那时的海风飘扬黑色长发与白色裙裾也飘扬轻快的心情,那时的我们对未来无知亦无惧。此去经年,峰回路转,当逼到眼前的种种现实无可违逆而让我们深感无力时,我们对命运有了敬畏。

时光无情地侵蚀着华颜,而这片曾经熟悉的海却越发青春美丽,只有它的宽广博大可以与时间抗衡,并召唤我们重返过往,那些真挚单纯的岁月。

听任高跟鞋敲打环绕海岸线的木栈道,它被柠檬黄的灯光映照着,蜿蜒伸向夜的深处,海的深处……行走其上,有着飘摇梦中的虚幻。

远处,海中,那片被白色礁石围护的小岛是当年班里的同学野餐包饺子的地方,年轻的我们彻夜不眠,在渐紧的风中随着录音机放送的强劲音乐跳起了迪斯科,而费翔则在另一部录音机里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一幕幕的,都还记得。

“厦门真的太美,当初应该留下来。” 我,乔伊,老七不由的轻叹。只是人生无法重来,我们踏上了命定的轨迹,或许就应如朴树所说:“……让故事再发生吧,让我的人生充满遗憾,一切都不必重来,什么也无须更改,生活在继续,舞会从来都不曾停止,一错再错的,这故事才精彩……”正是这样偶尔的重返,感觉到的才是最美。

还没在海边的诗意中回过神来,报社老总的电话来了,告知稿件见报的时间提前一天,无论如何次日得交稿并赶回福州修改。

当夜与乔伊卧谈,困倦至极睡去。

2号在宾馆赶稿,至下午四时许稿毕,6时坐上返榕的大巴,当高速公路两旁的灯光扑面而来又飞速消遁,心中并无多少遗憾,虽然当天晚上的同学大聚会错过了。

确实不必遗憾,相知相契的姐妹们,见上了,聊上了,逛上了,吃上了……尽管匆匆,可又有什么不完满?如果用无尽的欲求作标准,这世界上就不可能有完满。而现在的我,无需那么多,只要一点点,如此,欢喜自足。

2号、3号均改稿、审稿、看样至次日凌晨,难忘的一个劳动节。突如其来的报道任务让这个假期紧张、充实、丰富,平淡的人生变得有意思了。

有时候你真的没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明天将有什么在那儿等你?于是,仿佛有光,仿佛有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念一位朋友
后一篇:悲情与诗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