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世今生的家园

(2007-11-11 09:48:42)
标签:

文学/原创

旅行

分类: 路上风景
 

夏天已渐行渐远,台风却频频造访,“罗莎”来袭的前一日,霞浦原本清朗的天空变得浑浊,我在环行东冲半岛的途中,听被风吹斜的雨丝扫洗车窗,颤栗的树像要跳舞。而车厢里温暖安宁,微微的颠簸如摇篮的晃动,催得人昏昏欲睡。很多回在惺忪中看看窗外,撞进眼帘的都刚好是榕树。它们有的以呵护的姿式傍着斜顶土屋,有的张着庞大树冠守候在村口,气根深扎石隙绵延数里或在地面盘缠出鬼斧神工的造型,魁梧躯干支起大片绿云飘飘榕须摇曳出诗情……台风天里,这一棵棵榕树仍是一副巍然沉稳的架式,与天地同构家园的意象,让经行的旅人感受游子归家般的亲切与安然。

       不仅仅是榕树,有着慈母胸怀的大海,如严父般沉默的大山,外浒、高罗沙滩上沧桑的渔舟,披在讨海人身上的夕阳,香火鼎盛的建善寺里那些参天古木,大京城堡上温婉美丽的女子,被刚出水的海鲜弄得活跃喧嚣的大排档,流转于大街小巷间的方言与民情……所有在霞浦经见的一切,此刻回想,都如明净的秋阳泻入心底,波涌起家园的情思。  

       其实,于霞浦而言我不过是个异乡人,一个匆匆的过客,然而,家园的感受却如此真实而微妙,仿佛从前世席卷而来的乡愁,让人无从辨析它产生的确切理由。我猜想,1200多年前那个日本高僧空海,在海上漂流了34天后登陆霞浦赤岸,获得的也是如我一般的感受,所以,这个异乡人在赤岸驻留了41天,他不愿只做一个匆匆的过客。

       那是公元804年的某一天,或许正是我行游霞浦的夏末秋初时节,空海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乘船入唐求法。这空海15岁始读《论语》﹑《孝经》,后来游学京都,进入大学明经科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喜好佛教,一次偶然读到《虚空藏求闻持法》,便信佛作了居士,公元795年于奈良东大寺受具足戒,入唐求法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出发时海上风平浪静,鸥鸟绕着桅杆轻快地盘旋,空海常常站在船头眺望海天,彼岸遥遥,然希翼鼓动而心境澄明,他一点都未曾察觉一场海上的风暴已在酝酿。

       忽一日,雨骤风狂,巨浪滔天,木船一会儿被抛上波峰一会儿又跌入浪谷,强台风瞬间将大海变成了魔狱,一船人踯躅于生死边缘命悬一线……

        昏天黑地地熬过几日后,台风终于逃到陆上,幸免于难的船只却早已偏离了航线,成了汪洋中随波逐流的孤舟。

        与饥渴、寒冷相伴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恐惧、无望的感觉也一天天加剧,空海了悟生死无常,对这场劫难有着随遇而安的泰然,他闭目默祷起谙熟于心的佛经……

        忽然,船上喧腾,“快看,前方有一片陆地!”是幻觉构出的海市蜃楼吗?一船人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待船驶近了再看,那岸边分明还有林立的桅杆和忙碌的人群。在海上漂流了34天后,空海一行的木船终于靠上了霞浦的赤岸。

       村民们纷纷涌来,向疲惫不堪的漂泊者伸出热情的双手。霞浦,烟霞蒸腾的水中陆地。这吉祥诗意的地名以及当地人给予的温暖让空海有了希望重生的惊喜,当他将虚弱的腿踏上赤岸的土地,仿佛踏入了一处缘分注定的家园。

       当时的赤岸是“固七闽之门户,一州之襟喉”的闽东重镇,商船云集,贸易繁荣。空海一行在此整整休憩了41天,待身体完全复元后方重新上路。他们经福州转道长安,入长安后空海即拜青龙寺高僧惠果为师,学习密教佛经,并研习中华先进文化。两年后空海学成归国,在高野山创立了真言宗教派,创办了日本第一所庶民学校“综艺种智院”,并根据中国的草体字创制了平假名,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之人杰,日中友好之先驱”。

        为纪念空海在霞浦留下的这段不寻常足迹,中日双方先后在赤岸建设了接待室、文物陈列室、祭海亭、望海亭、空海大师纪念堂和空海坊,前来朝圣参观的日本国真言宗信徒和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空海大师纪念堂是一座典雅、庄严的仿唐式建筑物,前厅中央端立着用檀香木雕刻而成的空海大师像,大师身披袈裟,面目安详。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大师的目光都能与你对视、交流,栩栩如生地让人产生亲近感。我不知已在生之彼岸的大师是否还时常回望他的前世,那场海上劫难以及赤岸这一处人生的驿站,会在他的心中激起怎样的回响?但我确信这些经历都是他参悟佛法不可或缺的助力。
       长风刮过空海纪念堂外空阔的原野,暮色从远处的大海弥漫而来,老榕树在夕照里现出温蔼的剪影,鸟儿衔着炊烟带来归家的讯息。而在长长的海岸边,勤劳的渔人还在忙碌,烟霞洇红了帆樯与渔网……1200年后的今天,霞浦已越发的美丽富饶,而古朴的民风民情仍在。我想,当大师将目光穿越茫茫时空,定格于这处前世的家园,当能与我一样感受到安祥与亲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六晚咖啡
后一篇:飞越太空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