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下午,照例是把儿子送去学校上英语课。儿子在走进校园前的一瞬回过头来,说:“妈妈再见!”顿了顿,又加上一句:“路上小心点。”
心头一阵热,又是一阵软。甚至不争气的眼泪已在眼眶打转。十岁的儿子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妈妈了。从此,有一个人知冷知热地在身边,或许可以让我对这荒凉人世少一些失望。
其实,每个人都会老的,会走的,父母子女,爱人朋友,谁也不能相伴一辈子,只有孤独永远属于自己,而一个人内心的孤独旁人无法分担。
等待接儿子的一个半小时决定不再像过去那样在街上游荡,于是踅进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吧。那是很小的不显眼的一间店面,门虚掩着,我不止一次从它跟前经过,一直猜想那里面当有着装修雅致的大咖啡厅所没有的亲切温暖。
推开门时门上悬着的风铃叮叮当当响起来,迎面袭来一阵咖啡的醇香。室内有咖啡屋所特有的温蔼光线,暧昧的却又干净,这让人坐下来心情放松而情绪微妙。其实店堂并不小,里头还有两个开间。吧台里的服务生俱是漂亮的妙龄女子,她们并不马上过来打招呼,只是专心地继续磨着咖啡豆。而我因为不被关注,反倒可以很悠闲地打量一下周遭。
店里只有一桌客人,我找了个临街的座位,白色的藤编椅子坐上去很舒服。边上是木格子嵌玻璃的隔墙,透过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街上的景像。一直喜欢这种日式的隔墙,有着一种家常的妥贴。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宜于看书的光线。于是,就这么坐定了,要了一杯玫瑰奶茶,准备慢慢地消磨这等待的时光。
翻开随身带着的杂志,看一篇朱文颖的《宝贝儿》,自从《高跟鞋》、《水姻缘》后,我就对朱文颖的作品有了信赖。这个苏州女子,总是不动声色地把人身上一些本质的东西挖出来,从容不迫却犀利无比,看得人心惊肉跳,因为大家都被戳到了痛处。
这《宝贝儿》写一对磨合了十几年的中年夫妻,丈夫心思简单,而有着妩媚吊梢眼的妻子骨子里浪漫。简单的丈夫很爱妻子,他感到妻子身上有某种他弄不懂无从把握的复杂,这让他说不清道不明地烦躁不安,总之,是不那么快乐。妻子看起来已在平淡的生活中修炼成了一杯温吞水,可这杯温吞水其实暗流汹涌,她的怪异终于通过认养宠物蜥蜴事件冒露了出来,这只被她涂成红色的蜥蜴她隔三岔五地就要过去探望,当她对着凶陋不堪的蜥蜴满脸柔情、喁喁私语时,宠物店的老板以为她正在谈恋爱。有一天,她找步入青春期的儿子谈心,想不到儿子竟道出了她未曾意识到的事实,他说:“妈妈,你并不爱爸爸。”她更没意识到,渴望激情的她其实已在貌似平静的生活中变态。
说起来,《宝贝儿》表现的已是传统意义上成功的婚姻,平稳踏实,波澜不惊。而即便是这样的婚姻也有着男女主人公所不自知的暗疾。幸福的婚姻在哪里?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这么一个很入世的文本终究让人感到虚无。
在我看书的当儿,门上的风铃不时响起,进来的都是青春的少男少女。看他们喧嚷着找座位,觉得青春着,便是快乐的。一个穿黑风衣的女子和一个波希米亚风格的女子,一起坐上吧台前的高凳,娴熟地点了一根烟,一人面前一杯咖啡,起劲地交谈起来。这样的情景,很适合这午后的咖啡吧。
偶尔看一眼街上,车来人往,各奔前程,运动着,却是无声。风不断地摘下芒果树的叶子。落叶的春天,春天的落叶,南方的城市在叶的飘举纷扬中情深意长。像一部默片,有着岩井俊二的情调。英文歌忽然响起来,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曲子,却一直不知道歌名,身心忍不住要随着歌声摇摆。这时候,最好能想起某些人来,那些人,能体会我当下的心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