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的课分小组写读书报告,我们组读的是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我负责历史观的部分,刚写完,贴出来看看。
1.
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以小说家的笔法写历史,即以故事写历史,这与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等著作的笔法类似。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本历史特写集中,茨威格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叙述一个个冷冰冰的历史事件上,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简略的人物传记集,即他写历史的实质是写人,强调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这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好体现。茨威格自己也说“这些文章不是入门简介而是升华、沉淀、提炼,只能写出我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所以茨威格的历史是有选择性地写历史,是他心目中的历史,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春秋》只“以一字寓褒贬”的矜持笔法,这真是东西方的差异的很好例证。
2.
现将茨威格在本书中体现的历史观和我国的主流历史观做个比较:
1)
我国现行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必然性,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而茨威格则更看重历史的偶然性,看重这些历史人物的也许琐碎但富于刺激性的偶然事件,强调瞬间的灵感或失误会改变人的一生,成为人生的转折点,同样也会改变历史。所以有评论说茨威格的这本书
是“最具宿命色彩的历史细节”。在他眼中,历史就像命运一样,大部分时候是变幻莫测,好运气也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
我们所熟知的对历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伟人只是应运而生的,即使拿破仑不出现,也会有另一个人代替行使他的使命。而茨威格似乎并不这样认为,他以十分敬仰地讴歌了资质非凡的人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决定作用。他也武断地将人分为伟人和庸人两类,伟人生来品质超群,肩负书写历史的伟大使命,漫漫的时光似乎只是为了等待他们的降生;同时他也承认,有时“伟大的事业也会降临到小人物身上,但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若他们抓住了这一瞬间,也就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于是也可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由于自身资质的局限性,并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最终悲剧性结局。所以茨威格更倾向于认为是伟人们推动历史进程,创造历史,他们对历史的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这点可以从他擅长写人物传记的特点得到应证。
3. 再次,我们将茨威格的历史观和我国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做个比较: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可解释为放宽宏观历史(即大历史),即把握住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以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跳跃性的选取历史事件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大历史是不去研究诸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听取谁的意见,交由谁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也不去进行武则天秽乱春宫的道德批判的,大历史观要求我们对中国历史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走向,洞悉其背后深刻的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因素。在黄仁宇看来,社会经济结构对历史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的规律性使人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很有限,有“带着镣铐跳舞“的意味。而茨威格却相反,他并不太关注历史进程的发展和规律性的东西,他更看重的是具有戏剧性、决定意义的历史瞬间,是历史中的个人命运和心灵变化的历程,是抛开了事实的纷繁复杂进入人类神秘心灵进行深入探究的最佳读本。他的历史观与黄仁宇的相比较为微观,但也可以说他超越了人的社会性,对人的本体性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可以说他的历史观就是无规律的历史观,因为他更推崇人力的作用,将人的能动性,特别是意志力的作用推至极高的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