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嫁族的幸福靠运气更靠能耐

(2007-04-30 16:36:30)
 


    近来,看到不少有关急嫁族的报道。急嫁族,指的是在校就读的女大学生或是女研究生,还没有走出校园,或是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迫不急待地想嫁为人妇。其目的,是想尽快地找一座靠山,一张长期饭票,一个温暖的小屋;是自己不再为工作而焦头烂额,不再为房租而一筹莫展,不再为吃饭而挖空心思。这类女大学生或是女研究生,由于处在毕业的前后,所以有的报道又称她们为毕婚族。我觉得还是称之为急嫁族更贴切,叫起来也顺口。大家请看《解放日报》报道的一个急嫁族中人的例子:
丁小姐是沪上某高校法律专业三年级研究生,当她的同学手持简历奔走面试时,她却走进婚介所相亲。虽然专业和成绩都不错,但丁小姐更希望嫁个“成功男士”,再帮她找份好工作。目前像这样抱着“曲线就业”心态的高校“急嫁族”不在少数。近两年大学生征婚不断增加。登记在册的女大学生大多对心目中理想配偶有着明确的要求:“本科以上,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专家指出,放弃自己的主观努力和奋斗,盲目把未来“押宝”在他人身上,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但校园“急嫁族”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女性就业压力大的现实,希望有关部门在就业政策上多关注女性。   

这类报道中,专家说,急嫁族“是对自身价值的否定”;然后不痛不痒地说,“希望有关部门在就业政策上多关注女性”。我觉得,前者未免耸人听闻,想嫁个有实力的老公过轻松的日子,是人之常情,无所谓否定自身价值;而后者又太空泛了,因为这些专家忽视了高知女性的期望值。

如果这些知识女性们仅仅是想端一个能糊口的饭碗,凭她们的学历和能力并不难。现在说就业难,并不是难到想做什么工作都不可能,而是大学生、研究生们想做的那种白领阶层的工作相对比较少,而蓝领的工作他们又不愿意做,难在这反差上面了。没有社会真实的人才需求做依托,即使国家拿出了什么政策,也只能是解决基本的就业;国家无法在满足这些大学生的期望值的情况下,给他们每人安排一个对专业、又对档次的工作。目前的就业形势,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再者,在反对者的声音里,我看到了一种盲目的自尊感。比如:我们看到北大的学生在卖肉,看到同济的研究生在收废品,还看到很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做我们认为是低层次的人所做的工作;有人就会觉得:名校的大学生或是研究生怎么能去做这样低级事情呢?对急嫁族也是如此,有人认为,生活的享受要靠自己去努力争取,怎么能靠嫁人这种人身依附的方式去获得呢?这样的女大学生太不自爱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是:不劳而获是可耻的。用这样的盲目自尊观念去看急嫁族,当然是持否定态度的。而我的观点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的“道”,就是合法。我觉得急嫁本身无可指责,问题是有没有那么多达标的男子可供急嫁女们选择呢?这需要双方的配合,不是一厢情愿的事。

女大学生想嫁个好丈夫,有房子有车,月薪在5000元以上的男人;如果真嫁到了这样的男人,当然生活的起点不低了,自己也就不需要奋斗得那么辛苦了。问题是这类男人很有限,想的女人却很多,也不仅限于急嫁族。所以,首先是这样的男人,急婚族们是不是找得到;找不到的话,急也没有用。没人养着,不还得自己拼么。

其次是,即使找到了这种类型的男人,还有个年龄相称和爱慕相合的问题。如果达到那样条件的人,已是人到中年甚至人到老年了,大多数急嫁族能有兴趣吗?即使满足这条件的是个年轻人,但看着不顺眼,甚至让人讨厌,尽管其它条件都凑齐了,人没有感觉,能嫁成吗?

其三,还有男方的意愿。那样的男人中,有多少想找生活工作没有着落的姑娘呢?急嫁族们会想,找个事业有成、收入丰厚、有房有车的男人,生活要轻松得多,也少了几十年的节衣缩食和个人奋斗了;男人们也会想,现在这稳定很难说,当前收入是丰厚,哪天公司效益不行了,自己在公司失宠了,或是其它的各种变数,也许还会有房贷的压力,再去找一个目前还没有工作,说不定将来干什么的姑娘养着,那生活的压力不就更大了吗?承受家庭风险的可能不就更大了吗?

也会有男人抱着更加开放的态度。性当然是要的,但婚姻不是获得性爱的唯一途径。就像人们想喝牛奶一样,家里养一头奶牛,当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很多人会想,与其那样费工夫,还不如买牛奶喝呢,那样要省心得多。因此,有的男人不想结婚,更想找情人,好则合,不好则了,各走各的路,谁也别干涉谁。

还有男人会想,人的好感和魅力本身就很难说。什么东西新鲜的时候都觉得好,时间长了,再好的东西感觉也就淡了很多。花钱去养着一个人,如果自己特别喜欢倒也值得,但是,后来不喜欢了,要散了,可没那么容易了,麻烦很多。所以,很多男人不愿意对女人承诺什么,明确抱着随遇而安的态度;这对那些想找靠山的女人来说,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再就是让很多男人神经紧张的离婚大战和财产分割争斗。现在离婚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要想一毛不拔和对方分手,那是白日做梦;但是,如果满足了对方的狮口欲,花钱买个自由身,这离婚就会由于对方的同意而变得十分简单。


这些条件一个个地附加上来,双方又各有各的心思,最后急嫁族们能心想事成的,还能有多少呢?

急嫁族有她们的优势,对女人来说,年轻是最大的优点。凭她们花正好、月正圆的年华,在她们最有魅力的时候,找一个好老公,可谓见好就收。

所以,对于急嫁族来说,最好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想明白了。
首先是,能找到各方面都达标的男人,当然好。
其次是,如果找不到那样的男人,也最好不要固执己见,看合适的时候,找个人嫁了就可以了。等到花容月貌已成昨日黄花,鲜花成了干花,悔已晚矣。就像诗里所说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除非觉得这辈子结婚不结婚无所谓。
其三,急嫁族的姑娘们也都不要太理想化了,有那十全十美的男人当然好,问题是自己又能完美到什么程度呢?如果真想急嫁,我觉得全面要求不如有得有失。有人虽然暂时没房没车,但是很有能力,如果有那伯乐的眼光,找那样的更好。

我对急嫁族总体是持肯定态度的。就像我们上了车之后,明明有位子,你偏要让人家站着,没人会听你的。但是我觉得姑娘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老公又有钱对自己又很专一当然好,如果将来有变化,也要有一些思想准备。比如,暂时有了依靠,也不要忘了放弃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努力;要尽可能地把家中的财权抓在自己手里等。在做好了思想准备也有了必要的防范心理之后,选择毕业即嫁是一条可以考虑的生活捷径。
其实,我上面对于急嫁族婚姻的分析,并不只对急嫁族适用;女人到了哪个年龄嫁的丈夫,都很难说能稳定到什么程度。只是每个人的能耐不一样,心理承受力不一样,从婚姻中得到的幸福感也就不一样。有人婚后,孤注一掷地把全部的感情寄托在对方身上,一旦遭对方抛弃,自己则痛不欲生;有人在劳燕分飞之后,能很快走出原来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还有人非常有手段,很会驾驭老公。有的女子相貌平常,魅力有限,却能把那能赚钱、也能在社会上混的老公,驯得服服的、管得严严的,控制丈夫的能力很到位。这里面很有讲究,比如,用自己的主见和能力让对方佩服;用自己的恩威并施让对方不敢去找别的女人;用自己里里外外的本事,让对方觉得他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你。这样,才能保证嫁得好,今后的生活也好,而不至于虎头蛇尾。

总之,急嫁本身是一种可以尝试的人生选择,至于将来能不能得到幸福和急嫁本身没有关系,这要看个人的魅力,看个人的能耐,看个人的手段了。但不管是哪个年龄,到了哪个阶段才嫁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哪个女人只会一味地痴爱对方,那么,嫁给哪个男人,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可能会很悲惨;反之,能掌控自己,能影响别人,颇有心计的女人,嫁男人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婚姻,有许多的共性。它不光是对毕业前后的知识女性们适用,对各个年龄的女人都适用。总有人嫁那种一生有享不完的福的男人,也有人嫁那种一生有吃不完的苦的,整天没完没了地跟着担惊受怕的男人。但大多数女人,不管年轻时候有什么样的梦想,最后都只不过嫁了个平平常常地居家过日子的男人。这种婚姻上的选择和风险,和是不是急嫁族没有关系。

想一想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说的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他并没有说什么样的婚姻才适用这一规律;我看到的,是这条规律普遍适用。但大多数人只是想冲出来,而并没有冲出来;结果真正冲出来的人,也不过是冲出了一个围城,又很快地跑进了另一个围城而已。因为,围城就是再不好,呆在城里面就是再烦恼,也比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城外强。至于早进城还是晚进城好,我觉得:除非你本来就不想进城,如果想进,早点进去更好;因为好东西都抢手,晚了,怕就没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