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胡文阁、李玉刚到超女

(2006-10-29 13:08:05)

从胡文阁、李玉刚到超女

    在八十年代末的时候,胡文阁出了一盘磁带,磁带的名字和轰动一时的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名字完全一样,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张贤亮的小说名,概括地是,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人成就了男人的雄性和阳刚;而胡文阁的歌带名,则是他演唱风格的最典型的体现。歌带的封套上,有一张极具象征性的画:正中间有一条线,把画分成了左右两半,左半边是胡文阁男妆的画像;而右半边,则是他女妆的画像。

 

胡文阁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红大紫的。我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三城岁月之古城西安》中,有一篇讲到我的小学同学小严。小严和胡文阁是好朋友,又很崇拜胡文阁,所以,我经常听小严说起胡文阁。胡文阁是1966年生的,那年正好文革开始;因此,父母给他取名胡文革。他走上艺坛之后,觉得这个名字太土气,政治味也太强,就把“革”改成了“阁”。这一改,政治味完全没有了,倒有了古朴文雅的感觉。听小严说,胡文阁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他也没有兄弟姐妹,小时候日子很苦;后来,他被招进了西安秦腔剧团,学起了唱戏,生活才有了着落。

 

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天生丽质来形容女性,但胡文阁是少数几个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的男性。小严说,胡文阁的皮肤又细又白,穿上女装以后,让很多女性相形见绌。当时,西安电视台的《每周一歌》栏目,有一期选了胡文阁演唱的一首歌曲,他载歌载舞地表演,让我惊讶于一个男孩子会有这样俏丽的容貌,和柔媚的舞姿;真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男孩子。一天,小严给我说,胡文阁要到他家来玩,我真想看看现实中的他是什么样子,很遗憾,后来胡文阁去广州发展了,所以,我一直没有看到过他本人。由于他是西安人,那段时间,西安电视台经常会播放他女妆扮相的演唱,他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但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直到最近,胡文阁才以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弟子的身份,重又活跃在了艺坛上。只是看到复出后的胡文阁,人胖了许多;在他的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压痕。他的京剧身段和唱腔都很精彩,可惜,他开始学京戏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了;尽管他非常努力,我还是觉得太晚了。

我在《鲁豫有约》节目中,看到一期对胡文阁的专访,对于当时自己男扮女装表演,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胡文阁至今说起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当时和许多大牌明星同台献艺,其光芒盖过了那些大牌们。他也非常遗憾地讲到,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他已进入了彩排和节目预选,可惜,临到节目要播出了,有关方面考虑到他男扮女装地表演,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将他的节目撤了下来;事后有人说,那一年的春晚,如果胡文阁的节目上了,他就是晚会上最红的明星。这样的机会现在已经很难再有了。

 

    昨天晚上,央视三套重播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的最终角逐,我已经是第二遍看了,但还是被李玉刚与冠军失之交臂遗憾不已。李玉刚在前面的月赛冠军进年度决赛的资格赛时,胡文阁曾以嘉宾的形式出场,对于爱徒出色的表现和引起现场观众山呼海啸般地叫声和掌声的效果,胡文阁显出曾经沧海的沉稳,他只是到后来淡淡地说了一句:“还是让观众去评价吧。”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胡文阁,对这种比赛已经看得很淡了;他自己的经历,也让他对李玉刚的遭遇产生了一些担心。能让观众喜欢就可以了,至于能否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认可,那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从比赛的结果来看,胡文阁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在总决赛中,李玉刚载歌载舞、出神入化的表演,无疑是星光大道上最大的亮点;可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只得了第三名。一直关注《星光大道》的朋友都知道,《星光大道》的周冠军和月冠军都是由非专业出身的大众评委,和没有专业背景的百姓评委们评出来的,这也是《星光大道》与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专家评选和以唱为主的选拔标准,最大的不同。没想到最终角逐时,这个评选标准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大批老专家们成了评委,而其中大都又是老歌唱家;这就一下子把以大众喜闻乐见为标准的《星光大道》,变成了专业性的声乐比赛了。这种评判标准的变化,显然对专业的歌唱演员更有利;这样,今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获得民族唱法三等奖的茸巴辛那最终夺冠,就成了新规则的必然选择。我觉得茸巴辛那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但是,从调动现场气氛和大众娱乐的角度来说,李玉刚的表演更有热烈而轰动的效果。

 

另外,专家们对李玉刚这种男扮女装的表演,也未必能有对茸巴辛那和郝哥那样普遍地认可;结果在三个人最后的角逐中,李玉刚失败了。前两位,男人是标准的男人,阳刚中透着粗犷,女人也是标准的女人,大方中不失女性的妩媚;李玉刚又一次重蹈了师傅胡文阁不被主流文化喝彩的覆辙。

 

    说了那么多胡文阁和李玉刚师徒的事情,我们再来看一下超女。今年的超女冠军,好像已没有去年风光,但就是在去年的冠军李宇春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有着太多地指责、谩骂和不屑一顾。反对者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说李宇春不像传统的女孩子那么纤巧和秀丽,这也就是后来有人怀疑她是同性恋者的原因。但是,不管主流媒体对她如何评价,她的高涨的人气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

 

    从胡文阁、李玉刚在主流文化舞台上的黯然出局,到超女李宇春由于像个假小子而受到各种指责和怀疑,都让我们产生了同一个想法:那就是他们高涨的人气,说明大众们很喜欢他们个性化的形象和富有特色的表演,也有很多人崇拜他们;但是,官方和主流文化目前还不能给他们以较高的评价和应有的荣誉。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特有的一个现象:叫座的未必叫好;而大量被叫好的人,却未必叫座。老百姓的喜闻乐见总是不断地被专家们的权威看法所左右,尽管老专家们一直沿用几十年以前的视角来看问题,我们这个一向崇老的社会还是更愿意把权威的评价留给他们。这是又一种不民主,不要认为民主只是政治层面的事情,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民主的问题。当然,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既有不同的表现又是相通的。一个没有政治民主的国家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一个没有社会民主的国家,去谈政治民主,也是一种奢望。

 

    我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我们国家各种类型的大型演出,总有各级官员们,正襟危坐在前面最主要的位置上,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方面,我们国家有那么多棘手的事情要解决,高级官员们却把宝贵的时间放在看演出上,是不是有必要?另一方面,官员们真喜欢看这些演出吗?每个国家都要讲政治,但讲的时候最好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过于直露地强化政治,其结果并不是让老百姓更加关心政治了,而是让老百姓对政治产生物极必反的心理反感。不知官员们什么时候才能意识到,文艺演出的最大功能是娱乐,宣传和教育作用是其次的;如果把生硬的宣传和教育放在首位,就像某些太直白的主旋律电影和电视剧一样,老百姓的冷场和换台,就是对这种政治强迫症的最好的抗议。

 

    娱乐毕竟是娱乐,人除了工作之外,还需要放松和休闲。老百姓不需要教导员来教他看戏的时候要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也不需要专家们来指导他们应该看什么。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怎么高兴怎么快乐就怎么看。我非常喜欢看胡文阁、李玉刚的表演;我虽然不特别喜欢超女中有的选手的矫揉造作,但我为超女选拔赛的策划和创意拍案叫绝。能想出超女选拔这个赚钱方法的人,太懂生财之道了,他是生意场上的天才。我喜欢一切有个性和有创意的东西。

 

但愿在今后的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老百姓能有更加宽松的娱乐环境;有了身心的愉悦,才有可能更好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