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阁是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红大紫的。我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三城岁月之古城西安》中,有一篇讲到我的小学同学小严。小严和胡文阁是好朋友,又很崇拜胡文阁,所以,我经常听小严说起胡文阁。胡文阁是1966年生的,那年正好文革开始;因此,父母给他取名胡文革。他走上艺坛之后,觉得这个名字太土气,政治味也太强,就把“革”改成了“阁”。这一改,政治味完全没有了,倒有了古朴文雅的感觉。听小严说,胡文阁很小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他也没有兄弟姐妹,小时候日子很苦;后来,他被招进了西安秦腔剧团,学起了唱戏,生活才有了着落。
文学作品中,经常用天生丽质来形容女性,但胡文阁是少数几个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的男性。小严说,胡文阁的皮肤又细又白,穿上女装以后,让很多女性相形见绌。当时,西安电视台的《每周一歌》栏目,有一期选了胡文阁演唱的一首歌曲,他载歌载舞地表演,让我惊讶于一个男孩子会有这样俏丽的容貌,和柔媚的舞姿;真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男孩子。一天,小严给我说,胡文阁要到他家来玩,我真想看看现实中的他是什么样子,很遗憾,后来胡文阁去广州发展了,所以,我一直没有看到过他本人。由于他是西安人,那段时间,西安电视台经常会播放他女妆扮相的演唱,他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但其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直到最近,胡文阁才以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弟子的身份,重又活跃在了艺坛上。只是看到复出后的胡文阁,人胖了许多;在他的脸上,也留下了岁月的压痕。他的京剧身段和唱腔都很精彩,可惜,他开始学京戏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了;尽管他非常努力,我还是觉得太晚了。
我在《鲁豫有约》节目中,看到一期对胡文阁的专访,对于当时自己男扮女装表演,所带来的轰动效应,胡文阁至今说起来,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当时和许多大牌明星同台献艺,其光芒盖过了那些大牌们。他也非常遗憾地讲到,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他已进入了彩排和节目预选,可惜,临到节目要播出了,有关方面考虑到他男扮女装地表演,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将他的节目撤了下来;事后有人说,那一年的春晚,如果胡文阁的节目上了,他就是晚会上最红的明星。这样的机会现在已经很难再有了。
在总决赛中,李玉刚载歌载舞、出神入化的表演,无疑是星光大道上最大的亮点;可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他只得了第三名。一直关注《星光大道》的朋友都知道,《星光大道》的周冠军和月冠军都是由非专业出身的大众评委,和没有专业背景的百姓评委们评出来的,这也是《星光大道》与青年歌手大奖赛这样的专家评选和以唱为主的选拔标准,最大的不同。没想到最终角逐时,这个评选标准却突然发生了变化,一大批老专家们成了评委,而其中大都又是老歌唱家;这就一下子把以大众喜闻乐见为标准的《星光大道》,变成了专业性的声乐比赛了。这种评判标准的变化,显然对专业的歌唱演员更有利;这样,今年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获得民族唱法三等奖的茸巴辛那最终夺冠,就成了新规则的必然选择。我觉得茸巴辛那确实是一个优秀的歌唱演员;但是,从调动现场气氛和大众娱乐的角度来说,李玉刚的表演更有热烈而轰动的效果。
另外,专家们对李玉刚这种男扮女装的表演,也未必能有对茸巴辛那和郝哥那样普遍地认可;结果在三个人最后的角逐中,李玉刚失败了。前两位,男人是标准的男人,阳刚中透着粗犷,女人也是标准的女人,大方中不失女性的妩媚;李玉刚又一次重蹈了师傅胡文阁不被主流文化喝彩的覆辙。
但愿在今后的社会民主化进程中,老百姓能有更加宽松的娱乐环境;有了身心的愉悦,才有可能更好的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