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解
(2006-08-17 16:45:34)
我在上海一所大学工作的时候,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我的宿舍隔壁住着50多岁的李老师。李老师是60年代初复旦大学毕业的,毕业以后,分配到安徽工作。他是家里的独子,下面有三个妹妹,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在安徽工作的时候,和当地一个上海来的知青结婚了,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在安徽生活了20几年以后,90年代初,他们全家回到了上海。我们学校住房比较紧张,他们全家住进了他父母家,那里离我们学校比较远。
我们刚住隔壁的时候,我看李老师平时一般每周六上午回去,星期天晚上回来。我有时自己烧些菜,他顿顿吃食堂。他把工资卡交给爱人,自己每月只拿300元的生活费。李老师爱人在一家私营企业找了份工作。起初,我并没有太注意他的家庭生活,他也很少给我提起家里的事,可我从没有见他爱人来过。
教师是不坐班的,他的课时又很少,没事的时候,他就独自在房间里看书画画,还给校报写过几篇诗。每当他画好了一幅画,或是他的诗在校报上刊登出来的时候,他就会高兴地拿来让我看。李老师平时特别喜欢看文学历史方面的书。我心说,像这样的男人哪个女人找他真有福气,他没有任何坏心思,也没有任何坏习惯。。
可是渐渐地我就觉得有点不对了。李老师在上海美术馆买了一张年卡,他经常去美术馆看展览。一个周五,他吃了中饭,又去上海美术馆看展览了。我原以为,他看完展览以后,肯定回家了;因为美术馆那里离他回家已经有一半路程了。反正周末要回去的,周六上午回去和周五下午回去有多少差别呢?这要是学生得话,周五下午没课,早跑回去了。我没想到,到吃晚饭的时候,他回来了。我十分诧异,我说:“你怎么回来了”?他觉得我问得很奇怪,“你不是看到我每个周六上午才回去吗”?我真有点多管闲事:“你到了美术馆不是离家已经比这儿近多了吗?干嘛还要折回来呢?”他把脸转过去不看我,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给家里说好的,礼拜六回去的”。
一学期很快要过去了,学期末,已经停课了,只有周三下午开例会来一下就行了。宿舍的房间很小,也很热;我们没地方可去,只能呆在宿舍里。我看他还是天天在房间里看书写诗画画,一点没有回家的动静。学校放假了,家在外地的年轻老师们大多都回去了,还有些老师跑出去旅游了,我看他还是像平时一样。我忍不住了,我问他:“你放假也不回去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吗”?他淡淡的:“我还和平时一样”。接下来我看到的,那真是太一样了,周六上午回去,周日晚上回宿舍。
我太吃惊了,回自己家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限制呢?一来是住在自己父母家里,父母总是看在儿子的面上才让儿子一家人住进来的吧?二来回家团聚对他来说,似乎不是一件令人高兴和向往的事情,它成了一种任务,一种程序,必须是在周六上午回去,周日下午一定要离开。家在他的心里不再是温暖,不再是心灵的归宿,不再是生活的港湾,它象是一个公共场所,不买票不能进来。我想,他爱人难道不想让他回去吗?难道就那么在乎他在家多呆一个晚上吗?难道就那么讨厌他吗?我真佩服他的忍耐力,也许他早就习惯了吧。也许这种婚姻的维持,就是以他的习惯为前提的吧。
我在集体宿舍前前后后住了十八年,终于熬出头了。学校贴点,自己出点,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了。我要搬走了,我收拾着东西,他在旁边站着,好像想给我说点什么。我要搬走了,想说的话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把我看到的想到的一古脑儿说出来。我说我不明白,回家为什么成了一种模式。他犹豫了一会说:“每次回去,她不是不理我,就是和我吵。我周六回去就可以在家少呆一个晚上了。我是为了看孩子才回去的。她老是说我没本事,说她们老板多有能耐”。这话没有超出我的想象,但是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安慰他的话。
我前面还讲过一个故事,就是《佳人未必爱才子》一文中,说到的,也是复旦大学毕业的,一位年轻的教授。他在找对象的时候困难极了。他们两个我都非常了解,都是人品和才学俱佳的人;然而,一个求偶的时候到处碰壁,一个人到中年了,有儿有女,还要一个人吃住集体宿舍。我在三所大学里工作过,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来。
但是另一方面,我却看到了这样的报道。美国著名的拳王泰森,因犯强奸罪被捕入狱,但在他在狱中和出狱之后,他都不乏大量狂热的追求者;我们国家八十年代初,有一位电影明星迟志强,他在八十年代中期因犯流氓罪被捕入狱,在狱中,他收到了几千封求爱信。再看看轰动全国的系列银行抢劫案主犯张君,这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式的人物。他作案多起,枪杀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在他被捕之后,我们才知道,有多位女性明知帮助他是要承担严重的刑事责任的,但却舍生忘死地保护他,其中还有两位居然是母女。上海曾经发生了一起很轰动的银行抢劫案,主犯余双戈在案发后得到女友蒋配玲的鼎立相助,蒋对余的深情曾经让很多男子非常地羡慕;当时曾有人说:“找妻子就要找蒋配玲那样的”。
我可以举很多很多的例子,说明品学兼优的人择偶非常困难,或者虽然结了婚,但对方未必能倾注全部的心思;而有些罪犯却能得到许多女性的青睐。这种现象很多人都看到了,因此,才有“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说法。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传统的戏剧里,不都是男才女貌的故事吗?现实中男才怎么引不来女貌呢?女貌怎么不爱男才呢?我觉得,这种现象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一个坏男人往往比一个好男人更性感;而靠人品很难激发起人的爱欲,激发爱欲靠得是性感程度。很遗憾,读书人往往满脑子知识,但很难显得性感;而性感的人往往不读书,往往去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就成了人们所说的坏男人了。
世上的事就是那么的矛盾,上帝给每个人都只有几样东西,但又不全部给你。恋爱不是选先进评劳模,它靠的是感觉。条件好坏只能决定婚姻的砝码,而不能决定是否产生爱欲。理智一点的女性,往往会选择条件好的男子结婚,但未必心里最爱的就是这种男人;感情型的女子,则往往跟着感觉走,他们的感觉更多的是被性感牵着,而不是被人品牵着。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想明白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句话。也许一个好男人在社会上得到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更多,而一个坏男人却更容易赢得死心踏地的爱,真没有办法。这就是上帝的公平原则,人各有所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