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有意盎然,气温有气骤寒——杂记

2025-02-08 19:09:37
标签: 情感

春意有意盎然,气温有气骤寒——杂记

初六立春,人勤春来早,本意要春意盎然。而气煞人,来个倒春寒。

倒春寒,比真的寒天,还要寒。

寒气逼人,有一股萧杀之气,从四面八方袭来,像要盖着初春的势头,腰斩春的萌芽,掐了春的小心尖,谁也阻挡不了样,任由撕虐。我裹紧衣物,心底里想着,寒冷终归是挡不住春天的脚步,还是能嗅着春天的气息,花还是要开,枯草还会变绿,河里照样“春江水暖鸭先知”,人们早晚要脱掉厚棉衣,迎着春天,万物必然向阳而生。

我在这个向阳的早春,在“春节”里,如同往年一样,回到小山村,过着春节。

今年,我在春节里,生一场病,不能喝酒,不能多吃肉,真有了羡慕旁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爽快。可我不行,我只能就着稀薄的粥,吃着被霜打的青菜,好生痛苦,不是没得吃,是不能吃呀,怨不得,只怪自己身体有恙。

其实回想,这样也好,因病,少了凑热闹,少了迎来送往,所以,在我独自呆着的时候,便萌生出要“说说”山区的年俗。我说的不够好,就像我“说金寨籍将军”样,说的不够流畅,不够详尽,视频制作也很粗糙,普通话还不标准,家乡口音重,但我还有着自信,坚持说完,这是我的倔劲,也是我的优点。

有人給我留言,有鼓励的,有提意见和建议的,还有人说“没有质量的视频少发,影响大别山形象”,我的厚脸皮,没有听人家的,还是自顾的发“说年俗”的视频。因我明白,大别山人,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大别山,心头应有着自己的山,我说我的山,你说你的山,应该不会影响大别山的形象。各自的山,是各自的形象,何来影响。我在记录文字时,捎带一说,别无他意。

带回去两本书,重读的《三国演义》,还有一本《中国人的性格》,在这个假期,翻阅不多。后期,在工作外的业余时间,要坚持看完。

春节,最大的收获,就是家人团聚,很珍惜这些时光,以后,孩子们都大了,要成家,要各奔前程,过年过节团聚,估计会变的奢侈。现在,孩子都围着我们转,工作后,要围着生活转,是不可回避的现状。

小山村,很小,小到只有十多户人家,但让人心心念念。这次春节,翻阅了家谱,一代代往上追溯,而近十代以来,祖上都是“农民”。

没有值得显耀的祖宗,后代能不能光宗耀祖,也不能下结论,但值得一说的就是繁衍生息,而没有断代。如果比较,那些王侯将相,达官显贵,能有多少延续呢?少之又少吧!

我翻阅历史书时,总能看到“灭九族”,或“满门抄斩”这样的话语,让人看了胆战心惊。普通百姓,族群的久远,不就因了一个“普通”,因了一个“平民”。我合上宗谱,内心对祖先充满敬意,在写这段文字时,眼里像滴了药水,鼓胀着。俗语说“青菜豆腐保平安”,做普通人,说普通话,干普通的活,一代代,忠厚老实,耐活而苟活,坚韧而有生命力,不就是我们这个族群生动的写照。

请回一套宗谱,大家按照习俗,敬拜祖先,放鞭炮,烧纸钱,跪拜致敬,在现场,我有所感动,并不是因为这些仪式,而是我脑子里想多了,穿越到各时代,像看到祖先们的身影样,祖先们在劳作,为生活迁徙,为国从军,养儿育女,这些身影,从古代照到现在,像从太阳的光柱里,漂浮的尘埃,虚幻又真实。这些尘埃,旁人不会记得,唯有你的子孙,在宗谱里挂上一笔,知晓“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正月初五左右,我身体逐渐恢复,但还得忌口,闻到油腻食物就恶心。也好,这个春节没有再胖。身体的要紧,慢慢调理。

因没有力气,脑子倒也清净,很多想问候的人,比如朋友、战友、领导等,没有过多的问候和打扰。知我者,知我;不知我者,未知,所以,若尘埃的我,有一片真情和真诚,自不必一些絮絮叨叨。即到五十岁,像个成熟的样子,透着点真性情,未尝不好。人生苦短,生命无常,年年岁岁,过好当年,确实重要。

开始工作,忙忙碌碌。

我常劝别人的话,也是我自勉的话:我们这个年龄,作为男人,你就是来受苦受累的,别想着让别人同情,怜悯和关照;我们这样的男人,天生要照顾人,关心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給别人幸福的人,而自己就要受着,就要扛着,就要顶着,生活的重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鞭笞,你只能自己个儿聊以自慰,自个儿舔舐伤口,没什么值得矫情,值得叹息,如此,才是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虽然普通,也是个真男人吧。

冷,外面真冷。

回到住处,烧壶热水,喝杯热茶,暖和暖和,总有各种办法,让自己舒心起来。

 

2025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于安徽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最近…… 后一篇:说“吃”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