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空间 |
急急切切归乡
——杂记17
1
越到年底,越有点忙,特别要感谢大家的关照,有些工作推到开年后处理,不然,年底会焦头乱额。当然,答应开年后要处理的事,务必“老黄牛”样的去完成。
归乡似箭,因为老家有亲人,有养育自己的山山水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何人不思乡,即便远行千里,家乡已植入骨髓。
思乡而不忘乡,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本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的孩子们逐渐对老家的概念有点模式,农村的山水,农村的老树,农村的房子,农村的老井,等等,具有农村特点的生活,离孩子们渐行渐远。
这几年,我每次回家,都要带着孩子们回去小山村,以后,让孩子们的记忆要留下这些,更要有对小山村的感情,我做的微不足道,但我认为值得做。
我们本身就是农村人,农村就是我们的根。
2
今天,干很多事。
从县城回去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从楼上打扫到楼下,大家都没有歇息,孩子们干活也给力。
人不能懒惰,就应该干活。
门前的坎子上长了一垛茅草,影响视野,决心铲除。
砍茅草原来是个辛苦活,鲁班发明据子,受茅草的的启发,茅草带锯齿,我戴着手套砍,手臂上还是被茅草伤害。斩草除根,再用锄头把茅草根刨出来,彻底清除。
今天,出一身汗,搞一身灰,但看到干净整洁的老家,还是很开心,不觉得太累。
3
今年,在县城,我看到很多门面房转让的贴纸。人口少,生意不好做。
人口的活跃度,决定着生意的难易程度。
开门面房的一般都是小生意,这样的生意维系着一家人的生计,千家万户,如果都纷纷关门,并不是好现象。一般租门面房,一年一缴租金,年初开店,房租已交,撑到年底。由于生意不好,不能续租,只能转让。租客亏本,房东无利,都是一个绳子上的蚂蚱,雨露不能均沾,同呼吸,共命运。
不管是在县城还是回去农村,马路上车辆少,集市上的顾客稀稀拉拉,没有往年春节车流不息,人头攒动,到处都显得冷清。
新冠疫情的影响,外出打工的人选择就地过年,对我们安徽这种打工大省,外流人员不能春节回流,影响到各行各业,影响着各个家庭。
4
我有时候在想一个现象,过去,前辈们都讲“农村支援城市”,城市的发展靠农村输血,这个事实确凿。改革开放后,引入外资,低廉的劳动力等,支撑着工业化发展,每个时间段,都有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存在的价值。
从脱贫攻坚,到现在提出乡村振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比如我们金寨,农村电网改造、水泥路到户,网络提速全覆盖,农田水利重新整修,基础建设到位后,就需人的“回流”。
不管何种振兴,都是人的因素,首先要有人,其次,要有人的发展。领袖说过“农村大有作为”,随着对乡村振兴推动,会走到一个关口和时间节点,未来,应该属于农村的时代。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到城市去,更不必要过多的向往城市,我的想法,暂时在城市,最后还是要回农村。
我农村的身份不会发生改变,我孩子们的农村身份,希望也不要发生改变。
持续关注相乡村振兴这个话题,因为是农村人,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或会是一位参与者。
2021年2月7日于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