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工日记——寸草寸心(二)

(2014-12-08 20:32:28)
标签:

育儿

民工日记——寸草寸心(二)

弟弟从上海赶到,妹妹从常州回来,我们兄妹都守在医院。

家里到市立医院,自己开车也要两个多小时,加上过路费和油钱,来回一趟不小的数目,还不如都留在医院或找个小旅馆住。头两天,妻子与妹妹守在病房里照顾,母亲躺着,不能动弹,生活方面全部要在病床上解决,而且时常昏厥,眼睛发黑。由于母亲身体底子薄,体质差,用电击恢复心律的方案被否定,医生和我们都建议,先用药物控制进行保守治疗。

孩子上学,我从医院送妻子回家照顾他们。晚上,女儿一个劲的问奶奶的病情,不断的招呼我,一定要治好奶奶的病,泪水断了线样往下流。女儿出生后,八个月开始,就交给我父母抚养,我和妻子就外出打工。直到女儿八岁左右,妻子生了儿子,同时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妻子才回到老家,一直陪在孩子们的身边。女儿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深,不言而喻。

我晚上从镇上赶回去,看望住在村子里的父亲。父亲晚饭已烧好,我和父亲一起吃,一边谈着母亲的病。父亲打不起精神的样子,像丢了魂,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我安慰了父亲,说没有事,母亲的病可以治疗的好,他心才有所宽慰。收拾了碗筷后,父亲与我聊天,说了很多话,都围绕着母亲在讲。

父亲说,母亲嫁过来有四十年,生下我们兄妹几个,由于家境穷,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当年,我大舅是县政府的干部,姥爷又有手艺,母亲在娘家的时候,日子过的不是很艰苦,而且还读完了初中。那个年代,农村的女孩子能读书,已很不容易。

母亲能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当过兵。

父亲忠厚实在,是干农活的好手,但家里的照应和安排,都有母亲来弄,而我们兄妹几个,对母亲的依赖远胜于父亲。

八十年代初,计划生育,母亲在乡医院结扎,手术没做彻底,刀口发炎,一个多月都没有结疤,受了大罪。我们逐渐长大,为了这个家,母亲操心着我们的婚姻大事,结婚以后,又为我们操心着孩子,还担心着我们在外打工时吃苦受累。

我在村上盖的楼房,弟弟在镇上有房子,生活渐渐又所改善,不再为吃穿过多发愁,在能过些好日子的时候,母亲突然得病,怎能不让我们兄妹几个揪心。

我回到医院,在药物的控制下,母亲心跳降到100以内,心脏不再那么难受,也可以说话了。看到我们兄妹三人,都围在病床前,从母亲的语气里,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内疚,总是说,“我病了,你们都回来,也不能出去打工,这怎么行呀”。天下做父母的,大抵都一个样子,为子女,而从来都责备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始终想着付出,而不计回报。我的母亲,虽然为农村的老太太,她心地高贵,与旁人比,同样毫不逊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兄妹几位的性格,做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心里清楚,而且根深蒂固了。

我们兄妹几位都宽慰母亲,叫她放心,好好听医生的话养病,一定能治疗的好,只要不是癌症,都好办。更叫她不要为钱担心,莫心痛,化些钱,把病治好比什么都强。钱我们会努力赚,如果能多赚,就过好点的生活,如果赚的少,就过点苦的生活,一家人平平安最重要。我们这么说,母亲又流了泪。

医生告之我们手术的风险,我签的字。

天气冷,从窗户玻璃往外看,医院围墙边的草地上,落了厚厚的白霜。早上的太阳,涂着淡黄色的薄彩,照耀着,这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母亲换上长条的衣服,平躺在车子上,我们与医生一起,推着母亲去手术室,而我的心上下忐忑着。

上午、中午、下午,直到晚上,母亲才出手术室。这中间,我们兄妹和赶来的妻子,都守在手术室的门外,如果有医生进出,我们都围上去打听,回答都说手术难度大,还在做。以至于,我与弟弟差点都向医生发火,我们在网上查过,这样的手术根本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我们担心,焦虑,可想而知。后来有医生告诉我们,为我母亲做手术的专家,自手术开始,中饭和晚饭都没有吃,一直忙碌,直至手术成功,才休息。手术后,发自内心,我和弟弟向医生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母亲气色明显好转,每顿能吃下一碗稀饭,晚上陪护的时候,能平常人样与我们聊天。三天后,拿掉了粘在身上检测的仪器,能下地行走,吃饭上厕所,不用人再服侍了。

母病,治疗后逐渐恢复中,我们做儿女的,心,总算落了地。弟弟回去上海,妹妹在常州,我到嘉兴,继续着我们的打工生活。

(待续)

 

2014128日夜,记于嘉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