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日记——回乡
1
这么多年四处游荡,我都小心谨慎,对于赚来的血汗钱,我更是保管的天衣无缝。去年的时候,我的小舅子回老家,出了火车站坐公交,口袋里的钱被小偷摸个精光,当时我在电话里说他没用,总让人担心。这倒好,现在临到我了,在回公司开会的路上,坐在公交车里,外套的内口袋被割了,下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身无分文,真的穷光蛋了。
到派出所报了案,又和朋友借了钱,晚上躺在小旅馆里,越想越来气,出门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过这晦气的事,今个真让自己碰到了,埋怨自己粗心,一个大男人,看上去还有点威武,咋就震慑不了贼手呢?现在想来,我倒是笑了自己,以后时刻提醒自己出门在外,再也不能麻痹大意了。
天气有些热,没有半丝的秋意,马路边栽种的树木,有片片的叶子落下,才让人感到有了季节更替的意思。
上午,我到公司汇报了自己该说的话。
因身份证也被小偷摸去,我中午便请了假,坐上了回老家的长途汽车。
在回去老家的路上,我没有再生自己的气,反而归心似箭。我半眯着眼,让自己陷入想象中,我的女儿和儿子,已有几个月没见,现在是否有了变化?还有我的媳妇,是否因带着孩子而劳累的没了“形状”?我希望车轮滚动的再快点,让我离家的心,尽早落到家的窝里。从省城转车到县城,晚上再倒了几趟车,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
媳妇比先前瘦了许多,女儿已经睡了,因我回来,十一个月的的儿子被吵醒,睁着眼睛,狠狠地看着我,眼珠子动也不动,我冲他做个鬼脸,他才裂个小嘴冲我笑,并且翘起小腿在床上手舞足蹈起来。
刚回到家,看到有些腼腆的媳妇,已经熟睡的女儿,还有在床上不老实的儿子,我的心偶地生出酸楚来,瞬间又化作甘甜充斥着我离家时似乎很硬的心肠。一个人在外打工,丢了孩子丢了媳妇,丢了农村的老家,回到家,五味杂陈,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便只有这团聚的幸福。
2
在城里呆的久,我就忘记自己是那里人,过的日子,有些挥霍了。每次回家,对于我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看到家乡,始终如往常样的贫穷,留在老家的男男女女,除了呆在镇上的人家有些摸样,而村子里的人们,基本蓬头垢面。是因这样的,要在田地里做活,走在土路上,头发的颜色,面黄的脸庞,像覆上层薄薄的尘土,其实那就是尘土,没有像与不像。在城里,我时常想,要节省的,包括吃饭穿衣,而我会忘记,忘记掉我的身份,我的受教育,是原于如果把城里化的钱留到农村化要值钱些的。
早上,女儿六点半就起床,我从没送过女儿上学,我想送送女儿,被女儿拒绝了,她说不要我送,拒绝我的口气很生硬,我躺在床上,很是难受。我是个男人,对于感情从不细腻,而我在和女儿的交往中,我会很细微的感受,所以,我很在乎女儿的语气。女儿拒绝我,不是处于心疼我坐车的劳累,而是我长年不在她身边的生疏。柜子上的零钱,女儿只拿了一元五角去吃早餐,我心疼地要多给她,又被她拒绝了,她说一元五角够吃的饱。想想我,一个人在城里,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总是毫不犹豫地去买或和同事门吃吃喝喝,对于女儿的节省,我真的惭愧。我不知道媳妇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但我知道媳妇和我一样都深爱着孩子,柜子上的零钱有很多,女儿自己就拿一元五角,对我有很深的触动。
这次回去,我看到了与我年纪相仿的几个亲戚,也遇到了几个从外打工回到家的同学,在坐下来聊天的时候,说着自己的经历,都是些在外打工的故事和讨生活的艰辛,而脸上洋溢的是笑容,没有消沉和自卑,或许,走出大山,这才是最大的收获,或者坚定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3
星期五女儿放学后,坐了一段路的车,一家人翻过一坐长长的山才回到村子里的老家。母亲烧好了饭菜等着我们,听到狗叫声,就知道我们到了门口。母亲是我们一大家的主心骨,一手抱着孙子一手牵着孙女,似乎很久未见的样子,其实她们经常在一起的,隔着一个星期就这么的亲热着。
晚上,孩子都睡了,父母、我和媳妇坐在厨房里聊天,说了很多话,一直到半夜。
第二天,我在村子里盖的楼房,工匠们要来装修,母亲也叫我去帮忙,好久没有做体力活了,确实有点力不从心。我从一楼挑担沙子到三楼,又背了包水泥,父亲看到我的狼狈样,便叫我回去。我是不怕吃苦的人,刚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在装潢公司我都做过小工,而如今,我回到家,却没有力气做这些活,我似乎自己把自己娇惯起来了。
村子里的人家,因都有壮劳力在外打工,家家都盖起了小楼房,墙外帖了瓷砖,山脚下或半山腰,错落的楼房在阳光下相互辉映,明亮的瓷砖照耀出的光芒似乎在攀比着谁家的光芒耀的更亮?那最亮的,或许是外出打工最有能耐的人家吧?
村子里,留守的是老人和孩子,还有那一幢幢矗立的,有些空旷的楼房。
农村的现状,特别对于我们这偏远山区的人家,在老家没什么发展,多数人都谋不出个好生活,只有离家打工,离别自己的父母、媳妇和孩子,似乎当前,这是唯一能够走得通的道路。
我有田地,如果我的父亲再老些,他们不能够帮我照顾田地的时候,我是个农民而不会种庄稼,我的田地会荒芜吗?我现在还不知道。
4
回到村子里的第二天,父亲是生产队长,接到通知叫队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下午到村部照相,办理养老保险。六十岁以上的人,不用交纳保险金,而每月可以领取几十元的养老金。父亲是个办事比较认真的人,挨个地打电话,打不通的还要亲自跑一趟的通知,山里人家住的比较分散,父亲却不辛劳苦。
通知完了别人,父亲自个儿的叹息,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很惋惜,还差一年就六十岁,错过了大好机会,还要浪费钱交纳养老金,要是多长一岁多好,到时候可以帮我们减轻点负担。我倒是笑话父亲,这年龄的大小,又不是自己能决定的,怎么的开导,父亲都感到很惋惜。
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都不怎么照相的。我看到,我上了六十多岁的大娘大婶,吃过中午饭后便开始梳妆打扮,满是皱纹的老脸,因为有好事,都笑的似乎叠起了朵朵小白花。遇到不孝顺的儿子,那里会每个月给个几十元钱化,平时的零花钱主要依靠到山上打野菊花买了钱用。八十多岁的三爷和三奶,生了六个儿子,几乎没人管没人问,连烧饭点火的火机都没有。这要照相办理保险,离村部有几里的路程,留在家里的儿媳妇没一个帮操心。小儿媳妇还有点良心,帮出二十元钱请个小面包车拉的村部去,结果人家开车的司机怕山路颠簸,如果把老人还没拉到村部就升了西天,这二十块钱赚的倒不值当,两位老人没有照成办理保险的相片。
我父亲又担忧的叹息,两位老人没有照相怎么办呢?办了保险,可能比三爷三奶这样生了儿子的强,父亲说,他要到村里说说去,政府应该好事做到底,村子来照相的人可以到这些不方便的老人家里去照呀!
农村里老人有了养老保险,是件可以称赞的事,希望这是真的,而不是“忽悠”。
看到农村里的那些老人,还有我的父母,他们应该有个宽慰和舒心的晚年。
5
老家已经很冷,我穿上了毛衣。
我走在弯曲的山路上,站在高高的山冈,一座座的山绵延而去,这大别山呀,我就是望不到边。我的眼前,松树依然青绿,一颗颗耸立在山坡上,像极了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而死去化作一株株青松的战士,望着大别山的深处是否起了变化?
这次回老家,因为被偷,主要是办理临时身份证。
办妥了该办的事,我别了自己的亲人们,又坐上远行的车,到了城里……
2009年11月10日记于宁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