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工日记——农民工说新农村建设

(2007-09-14 14:24:53)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文学/原创

农民工日记

农民工日记——农民工说新农村建设

 

  我的田地父母在帮我耕种。

  听父亲说,当时村里分责任田,按人口分,大概每个人头七分田。照这样算,如果到时候我和弟弟分家,田地就更少了。如果人都在家,从年头到年尾,自己种的粮食不够自己吃。

  田是村里分的责任田,而地,父亲说当时大集体,谁在山上开荒,就是谁的。当年我父亲去当兵,退伍回来结婚后,和几个兄弟分家,是从爷爷那里分的几块山地。另外还分了一片山林,山林不长松树,只长烧饭用的柴禾,前几年都栽了板栗。

  我拿自己的情况比喻,就是想说明,中国的农村有着差异,各个农村的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人口结构不同、农村区域文化素质不同……搞新农村建设,也就不能够千篇一律,照搬照套,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和建设新农村。

  前几天,家里的稻子已经收割,我算了一笔帐:

支出

备注

五口人的责任田,购买杂交稻种30元

 

购买化肥两袋,合计160元

 

年轻劳力都出门打工,载秧承包230元

我寄回去的钱。中午还管一顿饭,每人一包烟

农药15元

 

割稻父母没有找人,是两老自己割的。

 

稻子找农用车拉,两车合计30元

父母年纪大,不能再自己挑

找脱谷机脱稻子需要60元

 

为了种田,四家合伙养了一条牛

当时合伙买牛,掏了400元。四家人要轮换放牛

日常的田间管理等

 

  听父亲说,今年的稻子长势比较好,颗粒饱满,大概有两千斤。而我在算,我家种了一季稻子的支出最少需要600元左右。

  如果我们兄弟几个都在家,粮食肯定不够吃。

  作为山区农民,如果单纯依靠田地摆脱贫穷,希望比较渺茫。而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又必须依靠田地,这是个矛盾的事实。根据实际情况,怎样化解这样的矛盾,找到出路,应该是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想到的问题。

  听说,家里的政府部门在建设新农村,要学别的地方搞集体农庄,把分散居住的人家搬到一起居中。从我个人来看,这不是明智之举,这不是建设新农村,这完全是胡闹。山区里没有旅游项目、没有工厂;搬下来之后,原先的梯田谁种?山林谁管?……

  山区田地少,经济落后,家家户户食物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发展农村经济,从我们家乡的情况来说,政府部门当务之急应该是发展农村合作社,而不是建集体农庄。

  家家户户养鸡,用合作社的形式,把鸡拉出去买;家家户户种菜,用合作社的形式,把菜拉出去买;家家户户种板栗,用合作社的形式,把板栗拉出去买;家家户户也可以中草药,用合作社的形式,把草药拉出无买……只要有一个象样的合作社,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管有出路。这样的合作社,我们家乡应该是没有的,如果有,我就不做农民工了,回家好好的做我的农民。还有就是修路,把路修到每个村、每个村民小组,路通了,离富裕也就不会远了。

  我是个农民,搞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们的希望。我有时候害怕,我们好多农民都害怕,搞的是新农村建设,结果搞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把我们老百姓的致富,雪上加霜的变成了“致负”。

  “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意思好象是说,要先懂得农业生产的艰难,然后才置身于安逸之中,这样就会了解小老百姓靠什么赖依生存。古人都知道我们小老百姓有限的心思,更何况当今管理我们农民的“精英”们。

  建设新农村,我想做个现代的农民,而非做个“怪胎”样的农民工。

写于2007年9月14日早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