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48cdbd30jw1f2jinhcibzj20m80j0gou.jpg
“写作之于我好像是一种坚持信念的行为,是对绝望的挑衅和反抗。”《写作这回事》既是斯蒂芬•金的一本创作经验之谈,又是他的一本人生回忆录。
斯蒂芬•金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波特兰市一个贫困家庭,在他两岁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出去买包烟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他欠下一屁股债。母亲独自抚养金和金的哥哥戴维。为了躲避债务,为了生存,在金小的时候,他们四处搬家。关于童年的这段经历,金在书中《简历》一文以戏谑的口吻做了叙述。小时他曾因生病休学一年,那一年“我读了大概得有六吨中的连环漫画书”,厚积才能薄发,不过,六吨书,还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书中多次提到他用毒树叶擦屁股一事。他和哥哥戴维去树林玩,他要求哥哥带他回家,因为他“要上大号”,可戴维说:“到树林里拉。”“我解决了事情,按照大哥的建议搞定了清洁问题,拿大片亮闪闪的树叶仔细擦干净了屁股。结果这些树叶是毒藤。两天后,我的整个后背,从膝盖到肩胛,都红得发亮。”他十三岁就开始投稿了,虽说他的故事被《太空人》拒绝,但是打印的稿子却被编辑弗利收藏了,可能是被慧眼识金了吧。二十年后,他在书店做签售,排队的人就有弗利,弗利请求他在那份稿子上签名。
跟许多写稿人的命运一样,斯蒂芬•金最初也是屡遭退稿,只不过是他写作开始的比较早。他在墙上钉个钉子,将收到的退稿信都挂在钉子上,到他十四岁时,“墙上的钉子已经承受不了太多退稿信的重量,我又换了一个大钉子,继续写。”让他多少受到些鼓舞的是,到十六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开始收到手写的退稿信了。
在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六年间,他最感兴趣的是电影。他曾把电影《陷坑与钟摆》写成书,并自己印刷。这个只有八页的书,他颇为费心,双面印刷,还有封面,最后,他经过半个小时的考虑在封面页右上角打上了“VIB出版”。他自己解释道:“VIB代表的是‘非常重要的书’”。结果《陷坑与钟摆》成了他的第一本畅销书,当天中午他就在学校卖出了二十四本。不过,被老师指责为垃圾东西,“你有天分。为什么你要浪费你的天分呢?”卖书的钱也被勒令退还。后来他又写了一本作品《呕吐》,主角都是里斯本高中的教职员工。“玛吉坦小姐,里斯本人人都亲切称她为蛆……”因为这样一段讽刺,他差点被退学。并且,两年后,当他的名字出现在荣誉学生候选人名单时,被玛吉坦小姐给否决了。他自嘲道:“现在我相信她是对的,一个曾经用毒藤叶子擦屁股的男孩很可能不属于聪明人俱乐部。”“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涉足讽刺创作。”在史蒂芬·金的故事里,常以受到社会与家庭不公对待的孩子为主人公,这与其童年经历有关。
一九六六年,史蒂芬·金就读缅因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他在学校的学生报上有定期专栏,在学校图书馆打工时,他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塔比莎·史布鲁斯。他的妻子后来也成为一名作家,他这样描述那次偶遇,“我以前在图书馆从来没有碰到过她,我不相信一个大学女生会发出那样美妙、无所畏惧的笑声。况且,管她是不是个书呆子,她满口骂人话,更像个纺织工人而不是女学生”,他眼光可谓独特,不过,其婚姻倒是很稳定,“我们的婚姻长过世界上所有领导人的婚姻,除了卡斯特罗。”
自一九七三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魔女嘉莉》后,迄今他已著有四十多部长篇小说和二百多部短篇小说。其所有作品均为全球畅销书,有超过百部影视作品取材自他的小说,因此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大师”。在三十二岁时,他就已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
虽说他后来成为作家中的名副其实的大富豪,但是他也曾相当困顿过。1970年史蒂芬·金毕业后取得英文教师的资格,但是一时无法找到教职,以给《花花公子》等男性杂志写稿为生。“我卖给那些男性杂志的故事所得仅够让我们的生活跟救济站之间,时大时小勉强划开些距离”。女儿发高烧,他都买不起阿莫西林药水。
《写作这回事》可作为一本小说课,完整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观点和方法,同时这是他一九九九年经历严重车祸后的感言,其中又不乏发自肺腑之言。如他说:“酗酒和滥用药物的作家只是瘾君子而已——换句话说跟其他的瘾君子毫无二致。认为药物和酒精是舒缓他们过分敏感内心的必需品,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惯用伎俩而已。”尽管他本人也是个瘾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