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48cdbd30jw1f2a6a4wqzjj20im0ceq4x.jpg
“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是韩国的一套儿童科普书,包含《图解昆虫的世界》《图解气象的故事》《图解动物的世界》《图解水的世界》《图解微生物的世界》共五本书。据说此书在韩国反响不错,为韩国首尔市教育局、儿童图书馆推荐图书。
此套书的最大亮点,我觉得是其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大都是枯燥的,而想将需要严谨说明的科学知识通俗化趣味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套书中,各作者收集了许多关于科学研究的或关于科学家的小故事,将这些故事穿插于讲述中,一边讲知识一边讲故事,既有知识点,又不失趣味性。人们都喜欢听故事,孩子更是如此,故事能够有效降低文本的枯燥性。通过打比方等方法,将难于理解的术语或知识,浅显易懂地讲给孩子们。此外,书中的插图也挺精彩,不仅将一些知识形象化地描述出来,而且还有点俏皮,有点幽默。
插科打诨,是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作为一种让人轻松愉悦的调剂,插科打诨也被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动画片、漫画书、文学作品等。这套书的插图就大量使用此种手段。如《图解微生物的世界》在介绍刺胞动物时文字写道:身体里有个大大的胃,口器就是肛门,肛门就是口器。所以吃东西时是口器,吐出残渣时就变成肛门了。文字下面的彩色插图画着:刺胞动物一会吃,一会大便,一只帅气的狗在旁边看到了,显现出一副受不了的表情,“哇!真恶心!”孩子就喜欢带点幽默的,我儿子看到此处噗呲笑了,还停在那里回味,重复着“哇!真恶心!”有时你看一本书,过了一段时间,你的记忆力可能将书中大部分内容都给模糊处理了,而在脑海中清晰的,可能就是其中好玩好笑的一两个细节。插科打诨不仅有助于提升阅读的愉悦感,也能加深读者的理解和记忆力。当然,插科打诨也要讲究质量,还要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暴力。据我所知,很多家长不主张孩子看漫画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充斥粗鲁血腥和暴力。
这套书字体比较大、字图都比较清晰,对此我比较满意,也许是为了节约成本吧,现在很多书里的字印刷得很小,所以,我常看到一些家长在网上买书之前先打探书里的字的大小。“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给孩子看的书,还是别在纸上节省了,如今孩子的眼睛原本就已很疲倦了。
这几年,韩国的童书被我国引进不少,且大都表现不俗。与韩国童书活泼多变的形式相比,我国的童书相对呆板。无论是漫画,还是绘本,既起步晚,又乏善可陈。不是文字不行,文本的教育意义太浓,太露骨,还不温情;就是绘画不好,插画做得太过简陋,一位业内人士称,国内出色的画师不是没有,可是出色的画师中愿意做童书插画的极少。当然,连环画,几十年前倒是出过一些精品,但是黑白的连环画和如今看起来有些生硬的语言,似乎与时代有些脱节了。相对于日本、韩国,我国有着更深厚的神话及历史文化资源,我国又有那么大的童书市场,从这两方面讲,我国应成为童书输出大国才是。我国的童书创作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