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爱的赞歌,可又是人生之悲歌

(2016-01-19 16:17:14)
标签:

杂谈


      http://ww4/large/48cdbd30jw1f04vlj9ul1j21kw16o4cr.jpg            

一场和生命赛跑的马拉松,一段母女连心的感动羁绊。《妈妈向前跑》是法国儿童文学家塞维尔-洛朗•佩提创作的一个中篇小说,描述了非洲贫困的小村庄,一对母女勇敢面对生命、决不放弃的感人故事,曾荣获法国阿美利哥维斯普西文学奖。

    绘者陈狐狸说:“读完这本书的文字稿后,我大哭了三十秒,希望我的图画有表达出一点点关于:风中尘土的气味、沙沙作响的洋槐树、非洲的无垠旷野,还有母亲无以替代的爱。”我亦如此,在读的过程中就忍不住流泪。

希姗达是个九岁的小女孩,一出生就有心脏病,不能跑步、不能出门、不能和朋友玩,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要稍微用力或激动,就会喘不过气,随时都有可能“啪”的一声,一句话都来不及说就死去。希姗达的妈妈每天早晨都静静地检查希姗达有没有呼吸,在确定她没事之后,才轻抚她的脸颊,帮她盖上被子。孩子每天都可以死亡,这是多么地让人心碎呀!我想很多父母都遭遇过儿女生病时的那份胆战心惊。前几天,我去医院复查眼睛。遇见这样一位患者,她因为孩子生病住院上了一股火,一下子造成自己的视网膜穿孔。孩子的病还没好,她自己又要动手术,愁得她不住地流泪。医生也在一旁不住地宽慰她。孩子生病住院尚且能让当母亲的如此上火,更不要说一个当母亲的要整天面对一个随时可能离去的生命了。

想要医好这个病,必须到欧洲动手术。然而一百万克尔,对于一个极度贫穷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而一则报纸上的新闻,让她燃起希望。想通过参加马拉松比赛并获得第一名,赚取足够孩子手术的费用,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还是九岁孩子的妈妈,想在马拉松比赛上获得冠军,难道不是异想天开吗?但是为了孩子,她没有别的道路可选择,她只能孤注一掷。真可谓是,为了孩子,拼了命。

读着读着,我想起了《阿郎的故事》。阿郎为争回波仔及表达复婚决心,不顾年纪和身体状况再战赛场。不想,旧病复发,人车蹈入火海。那部被誉为香港的经典电影,我至今再看依然泪流不止。一位影迷的描述和评价可谓到位:“当鲜血满面的阿郎驾着赛车风驰电掣冲过终点之后摇摇晃晃摔倒在地的时候,当波仔和波波从一脸的喜悦瞬间转为满脸泪水继而疯狂奔入赛车跑道的时候,当阿郎的脸在赛车爆炸的火光中若隐若现的时候,当罗大佑的‘你的样子’再一次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俺起身关了正在努力制冷的空调,尽管室外温度超过35摄氏度,因为突然俺感到冷极了。这是一种彻底的深入骨髓的寒冷,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哀迅速地在体内扩散……”

所以,一边看这部小说,我一边在想结局。我以为希姗达的妈妈有可能面对阿郎一样的结局——累死赛场。因为,就在比赛前的20天,希姗达的妈妈在练习跑步时被毒蝎螫到脚,几乎丧命。拖着这样一个病脚参加比赛,困境可想而知。可我没有猜对,结局是希姗达的妈妈只获得第三名,但是她和女儿的故事感动无数人,世界各地好心人的捐款不断涌来,这些钱足够希姗达做手术了。然而,希姗达却在妈妈比赛那天就死去了。我不怪作者残忍,生活不就是这样嘛!“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据说这个故事还是改编自真实事件。

正如荣格所言:某种意义上,生活中最重大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只能在成长中超越它们。这是一篇关于爱的赞歌,这也是一篇关于人生的悲歌。对于世事,我们常常无能为力,即便有时我们已足够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