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吕布的下场就是小日本的下场

(2006-08-29 00:54:22)
      自从日本同意美国在其本土部署核动力航空母舰以来,我开始关注日本的一些外交政策。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外交思想中有一种“傍霸主”理念。它认为只有与强者为伍,才能够维护国家利益,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无论是上个世纪初的“美日同盟”,还是后来与法西斯结成的“轴心国”,以及战后“日美同盟”的建立与加强,都是这种外交理念的体现,也是近代日本“乍富”的秘诀之所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有句名言:“日美同盟越加强,越有利于日本开展对其它国家的外交”。正是基于这一点,日本才敢将军舰派到印度洋;才敢出兵伊拉克;才敢在台湾问题上跟咱们叫板!
      我个人觉得小日本儿这种“傍霸主”的思路有点儿像《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书中有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那吕布,身为三国时期的第一员猛将,胯下赤兔千里马,掌中方天画戟,的确勇冠三军,所向披靡。可惜的是,这厮人品不好,见利忘义见色忘义,只要有需要,可以毫不犹豫地出卖任何人。本来在三国的最开始吕布是以正面人物出场的,他那时的身份是荆州刺史丁原的干儿子。谁知道仅仅是一场夜戏过后,他便为了黄金,明珠和玉带亲手杀死了义父丁原,投靠了董卓,并认其为义父。为除贼臣董卓,司徒王允巧使美人计,用貂蝉先后迷倒吕布董卓,再行反间计,吕布中计,再次手刃义父,杀了董卓,归顺了王允。好景不长,数月后董卓余党攻陷长安,吕布弃王允又投袁术。袁术觉得吕布反复无常,拒而不纳。吕布之后又投袁绍;投张杨;投张邈,反正是当时各方的霸主他都投了一个遍,直至投在徐州刘备处方才安定下来。按理说吕布既得容身之所应该痛定思痛,洗心革面,从新做人。可他又趁刘备领兵征讨袁术之际,攻占了徐州,来了个以怨报德,反客为主。
      我估计他们丫小日本儿看三国也就看到这里,因为接下来吕布作为一个四处傍霸主的墙头草,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白门楼吕布殒命--死逼得了维其。正应了那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小日本们绝不会有好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