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韩国来的朋友吃饭,闲聊时问他对于北京的什么东西印象最深。他侧着头想了想说:“四合院”。
我相信,对于我们这些老北京来说,童年的回忆中四合院的确占了很重的份量。那时人们的生活都集中在青砖灰瓦、幽静曲折的四合院里。千百万个四合院背靠背,面对面,有序地组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北京城。它不仅闹中取静,韵味无穷,而且更是尊贵与神秘的像征。那里不单单有我们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是古老的北京具有永恒魅力的标志。
记得小时候,我们想知道对方家里是穷还是阔就,拐着弯的问他:“你们家住什么房啊?”对方若是回答北屋的正房。噢,那我们就知道他家起码以前是有过钱的——有钱不住东南房嘛。他若是回答门房、耳房、或是后院。噢,又知道了,标准的无产阶级。所以,每当有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回答:“一个院儿全是我们家的!”
住在四合院里,乐趣多多。首先就是和睦的如同一家人的邻里关系。那时一到逢年过节,各家各户把自己的好吃的都拿出来与邻居们分享。哥们仗着鼻子灵,每天饭点儿都站在院子当间儿闻。北屋今天吃饺子,西屋是炸带鱼,南屋好像在炖肉,东屋就算了,那是我自己家,还没做呢。想吃什么,舔着脸一敲门,齐得合。其次就是院里种满了好吃的,有枣树、石榴、海棠、黑枣、丝瓜、辣椒。一到秋天来临,红红绿绿的挂了一院子,煞是好看。我本人喜欢吃枣,所以每年就盼着快到九月份,那时我天天早晨起床一边刷牙一边就看哪个杈上的枣多。等到熟得差不多了,找一个夜黑人静的晚上,唰唰唰就上树了。第二天听隔壁的老太太站在院里唠叨:“那么一大杈红枣怎么就没了呢?”哥们一听,敢情不光我一人贼着呀!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如果没有四合院那种人文关怀对我的滋润,我可能就没有今天快乐的性格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