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与锯末胶囊
(2011-03-13 19:52:26)
标签:
荆州假药锯末药品广告宣传药监部门杂谈 |
分类: 话过无痕 |
“礼仪之邦”与锯末胶囊
“丧尽天良”“胆大妄为”这些词用在生产假药的人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为了牟取暴利他们不仅丧失了作人最起码的原则,而且还置病人的生死于不顾在制假售假过程中无所畏惧铤而走险。“湖北荆州6个制假窝点半年内用锯末、粗糠和面粉做原料,炮制出上亿粒胶囊,冒充201种药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28个省份的100多个市。”(2011年03月13日新华网)
这则消息让人震惊。制售假药者利令智昏良知泯灭,这一点应该不容置疑,在他们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想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也有过哪怕一丁点的忏悔和后怕,有过对工商、药监部门清查整治的担心,但是在面对巨大的利润面前,他们什么都不顾,什么也不考虑,只要能将病人的钱装入他们的口袋,一切对他们来讲都可忽略不计。有道是人若无耻便可以天下无敌,但人若在非法敛财的道路上没有丝毫畏惧,也同样可以天下无敌,同样可以将自己的脸皮撕下后踩得尘土飞扬。
荆州的这些制售假药者大都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而这些假药在经过邮政或快递公司邮寄时,工作人员恐怕未曾对其进行仔细查验,因为这些假药“既无生产日期,也无批号”,若要稍加留意,便能发现邮寄药品的问题所在,当创收作为许多单位的唯一目标时,有几人会严加查看而断送了赚取更多邮费的机会?保不准查出后也会绿灯放行。在假药邮寄过程中,如果第一道关口没有形成,其后的一切结局也将无法改变。
工商、药监局对这样的事件没有察觉,对危害人民健康的的假药没有发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职。监管不力,对制假售假缺乏必要的整治措施和查处手段,无疑给了他们一个肆意妄为猖獗活动的空间,如果说工商、药监部门经常性地对辖区内的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但至少也能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这一事件若不是受害者举报,怕是制假售假者还将继续用假药欺骗人民,用假药谋取私利。
受伤的人总是广大消费者,看病难看病贵早已喊了许多年,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加之患者求医心切,他们往往在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宣传中乱了阵脚,往往被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词迷得失去了方向,近而便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各种虚假药品的购买行列,只是拿到手的药品不仅对治疗疾病起不到任何效果,相反还能引发其他一些病症,而他们谁又能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换回的竟是以“锯末、粗糠和面粉做原料”制成的药品,这……这……这“礼义之邦”怎么总会生养这样的无耻之徒?
说千道万,锯末胶囊行销28个省份不只是有关职能部门责任的缺失,关键的一条还是不少国人思想素质偏低,投机取巧心理严重,如果说人的素质有了提高,不在歪门邪道上下功夫,不在愚弄欺骗上动心思,也许制假售假这样的恶习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消失,而世人也就不会如履薄冰般地在生活中防备那些无形来去的各种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