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师傅的困惑
(2012-09-25 22:48:22)
标签:
东天目山尼泊尔喜马拉雅颂钵杨力虹梅家头杂谈 |
分类: 观.自在 |
住在东天目山自在园,深居简出。
走访的邻居不多,练米平师傅是其中之一。
30年前,练师傅因为给弟弟建房,从房顶上摔下,高位截瘫。
同时,孩子夭折,妻子改嫁等不幸都降临到他身上。
但,这是位博览群书、对生活充满乐观,对命运敬畏、臣服的梅家头人。
每天,他坐在竹椅上或床上,用残疾的身体全面配合,做批发价三元一把的竹刷把。偶有心情不好时,会抽根烟。
每次上门,他都边干活,边跟我们聊天。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工作8个小时。不劳动,不得食。
他跟我讲梅家头的祖先,讲山魈,讲外婆,讲植物,讲动物……国家大事、领袖人物、社会新闻,则是跟长官等人探讨的主题。跟他交流聊天,你不会认为他是位不能行走、无法出门的残疾人。
前两日,去拜访。练师傅表情困惑,燃着根烟。说前段他家来了位高级知识分子住客,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事业有成,现在因为“信佛”,又听某“高僧”说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带着全家,来气场旺、加持力强的寺院边躲灾,就找到练师傅家租住。
他们也聊天。谈起练师傅的刷把生意,知识分子问:每天赚多少钱啊?练师傅如实回答:每天5、6元总是有的吧。
知识分子惊愕中,丢出一句话:要我每天赚5、6元,我就去死!
练师傅呆住了,这是他50多年人生里听到的一句最不入耳,也最困惑的话。我一去,练师傅就问:杨老师,知识分子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我不敢揣测知识分子的意思,但我想,如果他落入每天只赚5、6元的境地,他并不会死,只是,他那时是真正“穷困”了。除非,他能真正像一位佛陀弟子,出离,去除对生的贪执。而这最大的贪,又是几人能够超脱的呢?究其底,也许他来自让自己自卑、自负得只能用钱来证明价值的“穷苦”农村,他信的“佛”,不过是另一种保佑自己荣华富贵、光宗耀祖、性命无虞的交易罢了。世界的一切,他都只能用一个东西去衡量、取舍:金钱。
此时,映入我眼帘的是练师傅仍在劳作、变形扭曲的双手,它们在协调地动作:剖竹片、刮竹丝、跟主人的嘴配合,捆绑成束……精细而实用的传统手工生活品,它可能未来会被洗碗布、铁刷等取代。3元一把,去除成本,也许每把能赚5毛到1元。
那双一直在劳作的手,它们是那么鲜活的存在,它们在用自己的力量证明生而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它们不应该被歧视、鄙夷与践踏。
知识分子还怂恿练师傅把我送给他收藏、玩味的一百多元尼泊尔币去银行换成:人民币。我忍俊不禁,也为这所著名学府培养出这样的人“财”悲哀,也许这样的人自诩聪明盖世,精明过人,但我的心中,只有对他的同情,夹杂一丝悲凉。也许,眼下,他只适合,抱着金枕头,彻夜难眠。
不能排除,某一天,他真正看见,并且懂得了练师傅的那双手。
后一篇:自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