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
方
金丽莲/文
近半年总有一种去远方瞧一瞧的想法,但内心并不知远方会在何处,于是当看到虹姐“自然.自在禅修团”的招募时,我知道了那个远方在青海……
平素陌生的八个人在虹姐的招集下凭着信赖走到一起,从西宁到塔尔寺,又从青海湖到金银滩再到玉树,一路上一起挑战着持续升高的海拔数字,在不断适应中又饱餐了让人惊喜的美景;在玉树我们拜访了结古寺、色拉寺、赛庚寺,结识了很多僧人与活佛们,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接触了臧传佛教,对很多名词如转经、六字真言、六道轮回等有了亲身的感受……
油菜花与青海湖
这是个油菜花肆意盛开的季节,这些小花连绵地铺设在青海湖边,构成了一幅神来之笔的画卷,画卷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颜色排布分明,第一层颜色是黄黄的油菜花朵与绿绿的茎叶构成的,相衬中又妩媚又不失清爽,大片大片黄绿色在微风中低低摇曳,第二层颜色就是青海湖纯粹的蓝色,远眺青海湖就象异常平静的蓝色大海,恬静而辽阔,这黄、绿、蓝在第三层蓝天、第四层白云的映衬下是如此让人赏心悦目,去走近它、去拥抱它、去拥有它的感觉是如此强烈,于是同伴们去肆意地按动快门、去放声大笑及做出各种姿势时是对它们热爱最好的表现吧。
开住玉树之路
从西宁到玉树,我们能见到的是山脉、草地、牛、羊群及象带子一样的河流,蓝得清透的天,立体的不断变化恣态的云朵。但没有一座山上是有树的,还有些山连草都不长,这里辽阔,美丽、但自然物资也太贫乏了。一路的颠簸让我浑身不适,没有了欣赏美景与考虑事情的心情,同伴们也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们终于在下午2点多到了玛多,在一个叫姊妹餐厅的地方吃了午餐,老板来自四川在这里开店已经三十多年了,一看就是有很多故事的人,个子小小的、皮肤因长期高原日照及乏氧而暗黑,有60岁左右,忙里忙外的招呼着客人,餐厅里有一个婴儿车,车中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安静的睡着,还有一只舒服的猫咪,我问他喜欢这里吗,他说“喜欢”,我没在深问原因,但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是真心话,在海拔4660米高的高原上生活,物质缺少连空气都不足的地方生活这么多年,我想不是出于真心的喜欢与接受是难于生活下去的,在后面的行程中也见到很多有着粗粗的面庞,力图过好每天生活的坚韧与普通的人们。
在晚上大约12点钟司机告诉我们巴颜喀拉山4842的海拔已经通过了,大家雀跃,清朗的夜空是那么深透、明亮的星星那么多、离我们是那般近,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夜空。
寺院、僧人
据说在玉树大大小小的寺院就有几百座,我们在这里接触最多的也是寺院,每个寺院都有它的历史,每到一处活佛们会带领我们参观寺院的大经堂,看寺院的壁画、典籍及唐卡等很多宝贝的收藏,每一处都有感人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我对藏教知之甚少,但我也入乡随俗,在活佛们的讲解里领略佛的意义,在活佛们敦厚的诵经声中对曾经存在过的、现在存在的和将要存在的一切表示敬畏……
我们见到的三个活佛都有很丰厚的阅历,渊博的佛教知识,平和的个性,坚韧的信念,教民们对他们有无限的敬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为活佛教民们可以倾其所有,这是我们想象不出的神奇的力量。我们就看到为讨教小孙子生病的事,走上很长的路,来到喇阁活佛的门口,一步一长跪来到活佛面前的脸上布满皱纹、衣衫褴褛的阿婆,那祈求的眼神让我心痛。在这山高路远的雪域高原虔诚的信仰是人们内心的希望之光啊……活佛们也为了他们的教民们做着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慈巴活佛、喇阁活佛、罗松活佛都在办学校、建医院、修养老院、建立环保基金会等,他们弘法利生,为藏地老百姓提供更多实际意义上的帮助
在整个行程中格西为我们开过示,讲了一些浅显的藏传佛教的知识,藏传佛教对藏地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就是藏地的生活,它的高深与神秘,让我不敢枉自评价,但对我已经有了相当强大的吸引力。
12天的青海之旅结束的日子到了,8月14日早上9点钟在小雨中我们告别相处多日的格西及活佛踏上从玉树返回西宁的路途,车内的同伴们都寂静无语,可能经过十几天的行程都有很多的事要去想一想吧。看着车窗外淅淅雨雾中不见尽头的连绵山脉及大片大片的草地,真是很美但总有些孤寂,这时欣喜的跳入眼睛的是草原上稀落帳棚中飘出的袅袅的炊烟,山谷间或大或小的飘动着的经幡,不由地生出好多感动,美妙的自然景色更因有了生命鲜活的痕迹而更富有灵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坚韧、乐观与隐忍让我难于忘怀,这里神秘的气息让我着迷……
谢谢虹姐.谢谢同伴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