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自在 |

自你走后
自你走后,她,狠狠地睡了好多天。
生活被简化到仅仅只有吃饭、睡觉的地步。
你们勉强了那么久,对不是滋味的你来说,仿佛煎熬;对战战兢兢的她来说,每一步都濒临绝境边缘。
分开以后,你消失在我们所有人的生活里。
我知道,你太需要独自疗伤。连知情的人,旁观的友谊,都令你不堪回首。
而对于她,我们这些朋友,唯有陪伴。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有着自然的因果,承受的是当事人,旁观者唯有陪伴。
然而,你知道吗?
她的身体休息过来后,心却病倒。
她只是在后悔。
后悔她曾经的任性、刁蛮、促狭和伤害。
后悔她没能保持一贯的美和优秀,终于错失了你。
后悔她做错的每一件小事,说错的每一句话。
她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重复诉说着自己的懊恼、不甘和痛苦。
吃饭的时候,眼泪啪嗒啪嗒地和着饭吃。
我知道,她的病,并非源于对你的不舍。
也不是爱。
所有无法制服自己的人一样,
爱情在战役当中只是一个导火索,
它不是战役的真正内容。
她是因为,对自己的沉溺、不可自拔,束手无策。
在爱的时候,她沉溺在爱和憎的热恼之间,忽而深情,忽而慌张。
在爱失色的时候,她沉溺在过错里,终日追忆,不得安宁。
你在时,她沉溺在每一刻的当下,欢喜和烦忧都深陷。
你走后,她沉溺在觉今是而昨非的当下,只有悔恨,只有对自己的不幸的哀怜。
我却由此想到了佛教中的两个词:掉悔与忏悔。
如果我们真的伤害了别人,如果错真的在于自己,
不应该忏悔么?
不应该道歉吗?
不应该改正吗?
是的,我们应该那么做。
在佛教的修行当中,发露忏悔,更是让人有痛下决心的奋勇。
什么是发露呢?就是告白大众,或者告白当事人,在人前,佛前说出自己的过错。
这是一种发惭愧心,发勇猛心告别过错的方法。
请大众一起来监督,错已发生,无法补救,但我有决心,下不为例。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的最后一天,僧人们有自谘日。
自谘,就是自我批评,发露忏悔。
忏,即是请求原谅;悔,则是自申罪状。
这样的忏悔,于佛门中,要大白于天下,令过错、恶行见光死,
令自己的心更加警醒,让大众的监督成为自己起心动念的明镜。
而于我们,于看重面子,名誉,自尊的普通人,
如果不能在人前发露,那么在佛前,在自己的日记里,在一个人的空间,
请记得忏悔。
请对自己的过错负责。
请对那些无辜受伤的人说抱歉。
请内心盟誓,约束恶行,检点纰漏,不要重蹈覆辙。
可是,掉悔是什么?
掉悔是对曾经的过错后悔不已,无力摆脱。
掉悔是五盖之一。这五盖,是五种遮蔽明心见性的障碍,比如贪、嗔、睡眠,还有疑。五种情绪,都能让我们的清净善心蒙尘,堕落,沉溺而不见光明。
掉悔,第一是掉,提不起放不下,提不起独自面对,独自处理的心,只在当下显现的事相里打转,放不下攀缘颠倒的念头,放不下对无数个过去了的当下产生的过患心。第二是悔,悔不当初,悔之晚矣,悔不欲生。
忏悔,是通过追悔、道歉、发露、告白、起誓来清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让内疚负罪的心地通过忏悔来清净。
掉悔,却是只有追悔,而无改过的行动,陷入追悔里,昏天暗地的境界。这是错上加错,黑上加黑的负面情绪。
自你走后,她便患有掉悔的病症。
这世上有足够多的郎中,他们给予病弱的生命以光亮。但她能痊愈,还是需要她自己真正地去喝水,吃药。
我们都曾是你,用逃避来对待伤害。我们也都曾是她,用掉悔来折磨自己。
事已发生,事已至此。那么,选择忏悔,倒空懊恼,谨慎前行,当是我们听闻到的解决方案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