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开为什么“难开”?——为南开90周年而作(华冰)

(2009-06-13 20:32:49)
标签:

杂谈

    现在的中国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为国人所不满,由来已久,事出有因。名校也不能幸免。

    有人说: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最著名的当数北大的蔡元培和南开的张伯苓。作为南开的学生自然倾向于同意这种说法,但细想起来又感到没有把握。

   先生在北大当校长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几年人在香港,实际上是挂名校长。蔡先生本人反对由一个人长期当校长,主张轮换。即便如此,提到北大,人们还是首先想到蔡先生,认为他才是北大的灵魂人物。

    张先生早年从军,后来弃武从文,创办南开,苦心打造南开40年有余。但直到今天,很难说他就是提到南开时人们首先想到的人。这是为什么?

    张先生当年针对国人的愚、弱、贫、散、私,提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其忧民之深,忧国之沉、苦心一片,奋斗一生,令人动容,更令如我辈之南开学人汗颜。但终究难以成为南开第一人。为什么?难道仅仅是政治和功利上的原因?

    张先生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更多的强调的是办学目标,而蔡先生则不然,他的办学理念是“罗网经典、包容众家、大师引领、民主治校”。怎么做比要做什么往往更重要。这或许就是南开难开中国教育一代风气的缘由之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