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大剧院  ZJ

(2008-06-29 21:47:15)
标签:

杂谈

     前不久妹妹来京只住一晚,顾不上问一声演什么,买张票拉上我就奔了国家大剧院。

夜晚,大剧院在水中半明半暗,远远看去很神秘。入口就在长安街边,并不显赫,沿着半圆形的台阶缓缓下行,进门就是票务大厅,有点像宾馆的前台,再经过安检和存包处,就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宽敞明亮,两侧有很大的展区:一边是用巨幅照片展示世界著名歌舞剧院的风采,一边是大剧院从创意到落成的照片和设计模型。还有一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怪不得允许观众提前一个半小时进场,原来还有不少看点呢!

所有的人在走出通道进入“巨大蛋壳”后,都只有一个表情:睁大眼睛、张大嘴巴,仰着头,内心感受到强烈视觉震撼——哇!好高好大好壮观!

这就是大剧院的主建筑,观众可以从地下一直看到蛋壳的顶部,毫无遮挡,一目了然,好像那弧形的天花板就是宇宙苍穹。

蛋壳的中央是歌剧院,整个大剧院最华美、最现代的体现。舞台有10层楼高,背景深度和升降幅度很大,怪不得各国演出团体都重新进行舞美创作,推出“大剧院版”。里面有三层坐席,以深玫瑰红为主色调。大型歌剧《图兰朵》、《阿依达》、芭蕾舞剧《睡美人》在此演出。

歌剧院的两边是两个规模略小的大厅:戏剧院和音乐厅,分别容纳1000余人。音乐厅的基调是米色的,舞台背景是一套德国管风琴,听说是世界顶级的。台上没有麦克,演员全凭真声,功力差的还真不敢上。戏剧院的基调是酒红色,两层坐席,穹顶很高。话剧《日出》、越剧《梁祝》提前半月票就订满了。

白天,大剧院的共享空间基本是靠自然采光。通道的玻璃天花板上面就是流动的水,好像只有一尺多深,阳光穿过水流照亮了下面的展厅,光影婆娑。

由于住在附近,我几乎是眼看着大剧院一天天建成的,耳边充斥着各色人等的不屑和抱怨。

终于落成了。议论声平息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和惊叹。

除正式演出外,大剧院里还有音乐之友,艺术之友等组织,经常配合上演剧目,推出艺术知识讲座,排练观摩,与主创人员会面等活动,为会员和参观者服务。

都说建筑是遗憾的艺术,大剧院也不例外。听说设计师考虑到北京的沙尘,在圆形建筑外壳上设计了专门轨道和一个机器人,一两个小时就能把建筑外壳清理一遍。后来为节省支出,这个功能被砍掉了,结果现在清理外壳成了大难题,光靠消防演习冲刷不是长久之计,说不定还得专门立项来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LZH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