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NBA风云★诸强争艳 |
这个夏天的NBA自由市场,被美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军备竞赛”。谁也没有想到,在全美经济呈现急速下滑的阶段,NBA诸强会反其道而行之,不惜冒着奢侈税的重重压力,歇斯底里打造自己的“金元阵容”。
但热闹其实只是虚假繁荣的表象,按照一项有关市场总投入的统计,比起往年的疯狂,这个夏天球员交易的价码竟出现明显下滑。正如美国某些专家所言,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很多球员走投无路、被逼无奈,如果不想“失业”,只好挂着“折价”的牌子继续拼搏。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奥多姆,他一度放言,没有一千万年薪,哪也不去,最后不是还得乖乖留在湖人,四年年薪平均下来,每年才800多万出头一点。还有将来的典型就是艾弗森,这名联盟史上最杰出的小个子,极有可能以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界的身价屈身某支小球队。更多的人甚至连苟活的命都没有,比如尼克斯的大卫·李,原本具有千万以上年薪的潜能,最后连八九百万也无人问津,无可奈何之下,似乎只能在球队残喘一年,等待2010自由合同大年的召唤。不过以目前这个局势,联盟工资帽铁定一降再降,很多球员都已认清:留队是最好的保值手段。明年之后,冒险流入自由市场,等来的也许只是“过犹不及”的悲惨结局。
不是奥多姆、艾弗森等人不值高昂身价,只是处在乱世,身不由己。有美媒体用“畸形”这个词概括自由市场的“伪高潮”,我觉得此说法一点不输给“军备竞赛”四字的创造者。所谓畸形,最直接的诠释就是球员改投他方,身价往往不谙市场规律有序制定。比方说以下几名球员:麦克戴斯、拉希德·华莱士、阿泰斯特、克里扎、戈塔特——他们位置不同、经验不同、能力不同、潜力不同,却拥有相同的身价中产全额。其中蕴含的,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有失公允”。
有美国记者直言,如果这个市场一切正常,像卡特加盟魔术、杰弗森入主马刺的交易可能就不会发生。以上两笔交易,堪称今夏最重量级和最意外的“深水炸弹”。正是这些人,才让整个夏天骚动不止、热闹不断。联盟正在形成可怕的局面:强队变得横强,弱队变得横弱,恍惚任何有望夺冠的球队,都觊觎一夜间成为第二支凯尔特人。
所谓NBA今夏促成的快餐文化,说到底其实就是市场畸形链条下的一个变种。不过,我相信,随着新一轮劳资谈判的进行,待资方确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像今年这般如此多“不正常”的引援就会得到控制,NBA的球员市场终会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