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座

标签:
摄影鲍昆丽水杂谈 |
分类: 生活轨迹 |
接连几天大雨,把江南淋了个透湿。远近的山峦,云雾缭绕,湿漉漉的空气,不下雨时也能抓出一把水来。
摄影界的名人鲍昆来丽水讲座,我们十多个摄影爱好者,塞满了两辆车,一早就扎进了浙南的群山之中。
从缙云到丽水的一段国道,既美且险,今天更甚。两岸山壁葱翠,水雾弥漫,偶尔露出的岩石,也是湿漉漉的只淌水,有一处竟然有一堆的泥土从岩壁上滑落下来,占了小半个车道。沿路大大小小的水瀑沿壁挂下,有的声势浩大,从天而降,有的轻盈飘曳,随风作姿。真想停下车来拍拍这美景,可没办法,我们还要赶九点钟的讲座。
会堂还来了不少人,从主席台上布景得知这次讲座是丽水市的系列人文讲座之一。鲍昆早早就坐在了主席台上,整理他的图片。我找了个最好的位子坐下,希望能够更直接感受大师的风采,更清楚分享大师的杰作。
大师的话往往语出惊人,一开宗他就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他的观点:摄影根本不是艺术,而是一门消费技术!摄影的价值在于科学发现、新闻报道、社会写实,只有最后那么一点点才是艺术表现。相信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听到这些都会觉得有点怪怪的,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你得去面对,找准自己所追求的一块价值。
结束时我抓住了提问的机会,问他数码后期处理对摄影价值的影响。他认可了PS里一些基本工具的运用,但强烈反对打包好的滤镜的简单应用。我理解,现代科技已经一步一步将摄影师的尊严无情抹杀,不再需要经验与功底,不再需要灵感与创造,一切变得如汉堡一样直接交易,得到貌似艺术的产物,这是艺术的悲哀。
上午时间太短,我猜想大师还没有真正展开摄影作为艺术的另一面:当作品上到一个层次,追求的不再是用光准确和对焦清晰,而是作品本身的意义,这一点只能取决于摄影者的素养。而即便技术层面的东西,最佳的效果,也还是人为调整设计出来的,远非数码相机的几个傻瓜档所能表现。
回程时小雨已停,我们打开车窗在山涧中穿行,凉凉的山风夹杂一两滴水珠拂在脸上,好不惬意。眼看快要接近县城,一道黄绳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前方滑坡,道路受阻,请绕行。
这绕行不是那么简单的,山里面没有那么多四通八达的道路,我们只有回到丽水,走老330国道。
一路风景好,心情也自然不错。我们第二次开往丽水,在出城的收费站处拐向旧国道。这条路一直沿着好溪而行,双练共舞,风景又不一般。好溪在我印象中,一直都是清纯而文静的少女,河水清澈得可以看到嬉戏的溪鱼;但今天我看到了一条浑浊怒吼着的好溪,浩荡的水势,奔涌向前,翻滚着,泡沫横溢,浑黄的河水,让人忍不住想到黄河。
由于要赶回公司换车,我再次失去了拍摄的机会。好在这里的山水是如此宽容大度,每次经过,都会给你绝美的一面,下次吧!